第297章 早晚得报应(2 / 2)

“昂,我包呗,中午吃还是晚上吃?”

张妈就扭头问老太太:“妈,你想中午吃饺子还是晚上吃?想吃什么馅的?”

“饺子啊?”老太太面无表情的加糖,其实是怕张妈说她加多了,心虚:“晚上吃,中午庆之又不在家。家里有萝卜么?”

“包萝卜馅的啊?”张妈一下子没理解过来。

“立冬不咬萝卜吗?馅子什么不行,有肉就行。”

张爸说:“看看酸菜酸没酸,要是酸了弄酸菜馅的,尝尝铁军渍的酸菜什么味儿。”

这东西就有点邪门,一样的白菜一样的缸,一样的烫水加粗盐,每个人渍出来的酸菜都不是一个味儿,甚至差异还有点大。

“能吃了吗?”张妈看向张铁军。

“我一会儿看看。”张铁军点点头:“能吃就弄,要是不能吃我就弄芹菜了呗?要不青椒?”

“现在不知道有没有卖韭菜的。”

“我一会儿去看看。”

张铁军在这极力的推销自己,给自己揽活,想提高张妈的愉悦度。

“那我不就管了啊,今天吃现成的。”张爸光明正大的偷懒,把今天的做饭任务交给了张铁军。

“你今天不去哪了呀?”张妈斜了张铁军一眼。

“不去,今天就在家做饭。”

“那行。”张妈满意的点点头:“光包饺子啊?弄不弄点菜?立冬也算是过节了。”

“吃啥?”张爸也坐下来吃饭:“要不弄点狗肉?铁军会弄狗肉锅不?”

“你可拉倒吧,”张妈皱着眉头斜了张爸一眼:“想一出是一出的,还在家里弄狗肉锅,信不信我把你给炖了?

想吃出去吃去,别在家里祸祸。”

张爸就笑:“要是想吃把我炖了也行,反正还不都是你的。在家弄狗肉不行啊?”

“不行,”张妈看了看在脚底下耍欢的小欢欢:“想吃就出去吃去。”

东北立冬的传统是包饺子吃狗肉锅,这其实是从鲜族学过来的,一来二去的大家就都习惯了。

到了九零年这会儿,立冬包饺子的习惯还在,吃狗肉的正经没有多少了,主要是狗肉也不好弄,八十年代两次国家级打狗,把狗打的没剩多少了。

街面上到是有狗肉馆,比猪肉贵,也不知道他们那狗都是从哪弄来的。话说这会儿到处偷狗的人就不少了。

这个时代的狗基本上都是散养,天天在外面跑。

张铁军低头看了看小欢欢,它将来就是被偷狗的人打伤以后不治身亡的,它长的大力气大,挨了两刀以后跑回来了。

南方的立冬一般是吃汤圆炖羊肉。

羊肉这东西在东北是夏末最热的时候吃,光着膀子,脖子上搭条毛巾,一边吃肉喝汤一边肆脖子流汗,享受那种感觉。

这种差异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南边吃咸粽子吃甜豆腐脑喝咸豆浆吃糯米烧麦,北边就吃甜粽子吃咸豆腐脑喝甜豆浆吃羊肉烧麦。

北边的炸花生米放盐,南边炸花生米就放糖。

其实爱吃就行,习惯就好,怎么吃还不是吃?

“爸你想吃狗肉啦?”张铁军问了老爸一声。

“也不是,那玩艺儿吃不吃的,”张爸摇摇头:“就是顺口这么一说,以前立冬不是都吃狗锅嘛,现在吃这东西的少了。”

“我告诉你啊,”张妈看了张爸一眼:“你少去张大罐那,不许去,那个人没什么好下场我跟你说,想吃让铁军去想办法。”

“我可没去过他那边儿,有什么好去的。”张爸摇头。

“成天寻摸偷狗,要不就圈拢别人去给他偷狗,一天天皮笑肉不笑的,早晚他得招报应。”

老太太和张妈同仇敌忾:“偷狗的都应该抓起来打死,不搭理那样的。”

老太太虽然不喜欢猫狗,但是早年农村猫和狗都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成员,是必须要养的,逮耗子驱赶野兽,上山也离不开。

养了好几十年再怎么也是有感情的。

“别说什么就上纲上线儿。”张爸看了张妈一眼:“这话在外面别说啊,传出去不好听。”

张妈翻了张爸一眼:“我在外面说这个干什么?这不就是话赶话赶到这上了吗?”

“狗肉是别想了,”张铁军说:“要不我弄点羊肉?”

“弄羊汤啊?”张爸琢磨了一下:“季候也不对呀。”

“南方都是冬天冷了才吃羊肉的,再说想吃就吃,非得按着什么季候干什么?不弄羊汤,就羊肉,红烧行不?”

张妈说:“吃饺子,少弄点汤也行,肉的话随便做呗。你能做好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