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一场秋雨一场凉(2 / 2)

咱们是从秦代就开始吃动物油的,在汉唐开始出现植物油,不管是植物动物,咱们都吃了好几千年了,哪里有什么好坏?

只有最适合的,不存在也没必要去给它们排个名次弄个好赖出来,喜欢什么就吃什么,千年习俗不会有错。”

“我不同意你这个观点。”专家插了一句:“国外,美国的大学教授,食品专家还有健康机构已经证明了,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健康。

动物油全是脂肪,会引起一系列的重大疾病,这是经过科学论证的。”

张铁军扭头看了看他:“哪个大学?哪个教授?哪位食品专家?哪个健康机构?什么时候论证的?论文发表在哪个期刊?”

专家一怔,瞬间脸色有些涨红,吸了一口气:“我说了你也不懂,这是科学的事情,美国做为世界上最发达最文明的国家,我们得信,得向人家学习。”

“美国确实在一些方面比我们发达,”张铁军说:“但也仅仅是一些方面。再说了,发不发达和植物油动物油有什么关系?

据我所知,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位学者,没有任何一家机构对这件事做过任何的研究和试验。

植物油比动物油健康这句话,只是植物油工厂的广告宣传。

我们要知道,”张铁军看向镜头:“这个世界上最不能相信的,就是商业广告,王婆卖瓜还要夸一夸,谁能说自家的东西不好?

踩同行贬同类本来就是商业手段,而且是最卑鄙的商业手段,一般来说,这样的话,这样的商品我都不会要。我不信。

这几年像这样的小道消息特别多,什么吃猪油得病,什么吃味精掉头发,什么调和油比豆油菜籽油更健康。

我在这里和广大的观众说一句,这些都是同行的胡说八道,一句也不要相信。

我就喜欢吃猪油,吃猪油渣,这是最适合我们中国人吃的油脂。

另外,吃味精也不会掉头发,那只是鸡精厂家玩的把戏,鸡精的主要成份就是味精,要说害处,它比味精要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再一个调和油的问题。明明我们可以吃纯豆油,纯菜籽油,纯花生油,芝麻油,为什么要去调和?拿什么做的调和?

为什么一调和就便宜了呢?大家想过没有?在调和油上市以前,为什么我们都没听到过任何现在的这些说法?

不是外国的就是最好的,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就像我们不适合喝牛奶一样,我们的身体需要的是豆浆。”

“你敢为你今天说过的话负责吗?”专家已经有点急呲白咧的了。

“当然,”张铁军点了点头:“我还是算是有点名气吧?我肯定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欢迎任何人任何厂来找我辩论,或者直接告我。

如果你说我说错了,误导观众,那就请去法院直接起诉我,我一定应诉。不调解不和解。”

专家咽了口唾沫。这个时候主持人给了摄像机后面的导演飞了个眼神儿,导演摇了摇头,示意她不用管。

“你刚刚说中国人不适合喝牛奶,这句话你也负责?”专家感觉自己抓住了张铁军的小辫子。

“是。”张铁军点头:“不只是不适合,可能还有害,因为我们消化不了,肠胃的负担很大,而且根本吸收不了什么。

乳糖不耐受这个我就不说了,这是常识,关键是它不符合我们几千年下来的饮食习惯。

什么是饮食习惯?就是几千年下来先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这是刻在基因里面的,不是谁先进了就能改变的。

我们以前也喝动物奶,但是是羊奶,包括游牧民族,我们从来就没有喝牛奶的习惯和习俗,因为我们完全不吸收,明白吧?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近代史。

牛奶我们用来干什么呢?做乳酪,也就是醍醐,做各种乳制品,这些在唐代就已经是很成熟很普及的食品了。

就比如冰激淋,唐代人很喜欢吃。

黄油,也就是牛油,和羊油都是过去游牧民族的主要食用油脂,也是现在西方国家的主要食用油。

美国也好欧洲也好,他说动物油不健康,那他为什么还在吃?还是全民吃,那些吃过西餐的,问一问都是什么油。

全世界都是吃动物油长大的,为什么现在突然就说它不好了呢?而且是一群吃着黄油的人告诉我们吃动物油不好,这不奇怪吗?

现在很多事情都很奇怪,就比如咖啡是咖啡豆磨出来的,豆浆是黄豆磨出来,为什么咖啡豆浆就比我们的黄豆豆浆高级?

高级吗?不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感觉它是外国人的喝的,所以就感觉它高级,他们和外国人喝一样的东西,所以他们也高级。

哪怕它特别苦其实一点也不好喝,也要摆着架子做出一副骄傲的表情来把它喝下去。

这个其实和东西本身已经无关了,这是一种心态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种病态。软骨病。”

“那你的意思,喝牛奶就是有百害无一利的事情?”专家给张铁军挖坑。

“我可没那个意思,”张铁军摇摇头:“我们现在喝的牛奶,或者奶粉也好,都不是纯牛奶,都是经过了加工的。

不过我个人认为它还是不适合咱们成年人喝,真的不如喝豆浆对身体更好。

到是孩子,婴儿幼儿是可以喝一点儿做为代餐的,婴幼儿身体需要的东西和成年人不一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