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啥学校啊?(2 / 2)

辽东的军训开展的比较早。

张铁军和周可心小学那会儿都要接受军训,反到是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都没有了,只有大学意思意思弄个一个礼拜。

“九月开始的,开学第二天,”张铁军笑着说:“军训期是三个半月,然后考核结业,再来半个月的理论以后放寒假。”

“这弄的,听着像军校似的。”周妈也有点心疼女儿了:“京城都这样啊?那得一直到十二月了呗?你去看她不?”

“看,在京城每个礼拜都去,给她带点吃的拿点东西啥的,虽然不能不参加,我去看看还是可以。她也挺适应的。”

“这么一听,我感觉我现在好幸福。”周可心搂住周妈:“我可不上学了,哪也别叫我去,就现在这么挺好的。”

几个人都笑起来,周妈问张铁军:“那明年,明年那个,啥,能耽误了不?”

“不能,放心吧,申请我都打上去了,就是这学期军训严格一点,以后正式上课了管的没这么紧,平时都能回家。”

“那你现在这事儿归哪管?政审从哪走?”

“总政治部,于老总管,审批得江主任签字,我是直接把申请交给江主任了的。”

“于老总是咱辽东人吧?”周爸问。

“嗯,老家是瓦房店的。”

“瓦房店呐?瓦房店是县还是市?我记着那边是叫复县来着,原来开车那会儿走过几次。”

“县级市,现在是县级市,原来是县,八几年以前是复县下面的一个镇子,八五年建市把整个复县都叫瓦房店了,归大连管。”

“变化真大,几年不出去有些地方就不是原来那么回事儿了。”周爸走到沙发上坐下来,拿了根烟,想了想又放下了。

“为什么叫瓦房店儿?”周可心又过来抱张铁军的胳膊:“那地方原来都是瓦房啊?”

“那可早了,”张铁军轻轻抽了抽,没抽动:“原来那地方没有什么人,一九零一年通铁路,在复州境内设了个火车站。

在火车站边上建了一个大瓦房做旅店,因为没有地名,就把火车站叫做瓦房店站,慢慢的人越聚越多成了镇,这个地名也就传开了。”

“你怎么什么都懂啊?”周可心目不转睛的盯着张铁军看,满脸的崇拜。

她就是这种特别容易被吸引又冲动,感觉到了想就做了,基本上不会顾忌什么,过后冷静下来又后悔。

这要是没有周爸周妈在边上,张铁军敢信她能亲上来。

这种实际上和情情爱爱无关,这个是激情,一种生理和心理叠加的反应,来的快去的也快。每个人都会有。

不过一般来说正常人都能控制得住,不会表现出来,而比较任性的人就控制不住,或者说很难控制的声色不露。

“平时没事多看看书。”张铁军站了起来:“我就是过来看看,那我就回去了,还有不少文件要看。”

“就走啊?这回能待几天?”周妈问。

“待不了几天,还要去趟大连,我年底会也多,”张铁军去拿大衣:“再回来可能就要年底去了。年底你看是你们去京城还是我们回来。”

“妈,咱们去呗?我从来都没去过呢。”周可心动心了。

“那把你姐和壮壮扔沈阳啊?”周妈看了看小女儿:“到时候再说吧,还有好几个月呢,计划没有变化快,想那么早嘎哈?”

哼。周可心不开心,看向张铁军:“二姐夫,我想买个小摩托车,我妈不让我买。”这两年东北特别流行摩托车,尤其是小踏板。

“我也感觉不要买那个,”张铁军穿上大衣戴帽子:“咱们这一年冻七个月,摩托车不实用,还容易摔。

长的那么好你不怕摔出问题呀?腿上胳膊上脸上,落个疤咋整?你去好好考个驾照,我给你买轿车,咱不骑那个。”

周可心就噘嘴:“你们都是一伙的,就欺负我。我有点不敢开,汽车。”

“那可就没招了。”张铁军笑起来,换了鞋摆摆手:“走了,有事儿就打电话。”

“我也要去。”周可心想跟出来,被周妈无情的镇压了:“你老实儿的,哪都有你。不知道害臊。”

张铁军从七号出来,想了想又去了隔壁老姨家,回来一趟,总得去看看孙权孙家宝小同志。

一进门,二姐两口子也正在老姨家坐着说话。

二姐已经怀孕五个月了,显怀了,穿的厚又是坐着也看不出来肚子是个什么形状,整个人胖了点,颧骨附近起了几颗斑。

“妈哟,铁军儿,你可真是稀客儿。”老姨抱着孙家宝,看到张铁军冒了这么一句。

“铁军什么时候回来的?”二姐笑着冲张铁军招了招手:“现在铁军官大了,想见一面有点不容易了。小秋回来没?”

二姐夫冲张铁军点点头,有点不知道说啥好的样子。

二哥在厨房不知道干什么,听见声音揸着两只湿手出来看:“铁军,啥前回的?”

张铁军换了鞋:“大门怎么没关?”

“我俩进来的时候可能没关严,咱院里又没有旁人,”二姐说:“小秋呢?”

“上学,没回来,我是回来有事儿。”张铁军走进来,凑到老姨身边低头看了看这个小表弟。

“你洗完啦?”老姨扭头问二哥。

“马上。”二哥又跑了回去。看样这是给孩子洗尿戒子呢。

要说这结婚生子对人的改变可是太大了,二哥这种以前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人也有这么一天。

孙权孙家宝已经快八个月了,瞅着得有二十斤,已经能坐住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