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声音都是眉开眼笑的(2 / 2)

这还是他第一次和张铁军说话,平时就听爸妈和妹妹说张铁军有多牛逼了,下意识的就把自己摆的有点低。

“哥,过了年我让凤姐给你们打笔钱,你直接去公司找张经理谈,把玻璃矿买下来,正好爸在家也没事儿,还能帮帮你。”

“那,那,那得多少钱呐?”

“应该没多少,估计有五百万差不多。你去了也不用讲条件,张经理那边说多少钱就多少钱。

退休工人这一块都直接接过来就行,退休职工和企业债务都不用讲。

接过来以后,我再给你出笔钱把设备都换了,这个期间你把整个矿厂做一下盘点,把方方面面的都弄明白记录在案,把职工组织一下。

更换设备期间职工要集中培训,签订劳动合同,把混日子的清出去,把已经退休但是仍然有劳动能力的职工再返聘回来担任班组长和技术员。

要根据新的生产设备把以后从开采到制造做好流程计划,要把环保这一块重视起来搞好,重新编制劳动手册。

其他具体的后面会有专业人员去给你讲,包括生产线还有产品这一块,别的你也不用想,好好干就行了。”

“不是,我能不能行啊?要是我干不好咋整?”

“不存在,你不行不是还有咱爸嘛,还是做玻璃,只要抓好安全和质量就没什么问题。

对了,你接手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前面拖欠的工资都发下去,这件事别耽误了,让大家都能安下心,人心有了事儿就不难。

再就是接手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勘测,把属于玻璃矿的地盘都仔细测绘下来打好界石,把周边村民占用的部分收回来。

更换设备期间你就组织职工做这事儿,沿着边界修路种树,在玻璃矿范围内的农田暂时可以允许他们继续种,但要签协议。

你明白吧?协议上要写清楚,以后咱们矿要用那块地了他们要无偿的交还回来,当然了,咱们也要提前通知,省着人家白瞎功夫。”

玻璃矿周边还是有几个自然村子的,矿山北侧东侧和南侧稀稀落落的都有一些人家,矿山的山坡上更是有不少个人开辟的农田。

这些都要一一核对确认归属,要不然以后都会成为麻烦。

过去的时候好像大家都不是太在意这些东西,反正地盘有那么大,也是在那荒着,谁占用一点从来也没人管。

就从来没有人想过以后发展了扩张了怎么办。也是,反正都是公家的。

远的就像清河农场,从建场开始,几十年时间陆陆续续被周边的村子占用了十几万亩土地,有的整个村子都挪过来落户了。

一直到现在这些占用土地的问题也没能得到解决。

近的像露天矿,矿区东侧和南侧都被当地农民大量占用,然后不得不出钱帮他们迁移,结果农民不满意,矿上有苦说不出。

这样的事情简直太多了。刚占的时候可能还有点心虚,占用一段时间以后人家就开始理直气壮感觉那就是自己的了。

好在玻璃矿这边占用的程度到不是那么严重,大多都是开辟的耕地农田。房子也有,估摸着也就是十几户人家。

“占地建房的你都去好好谈一谈,”

张铁军说:“愿意来矿上上班的就招工,不愿意来上班的咱们帮他换个地方建房,不要闹,和和气气的,明白吧?

咱们自己这一块也要搬,去北面,黄岭子北头马路边上买块地盖楼,盖一个职工小区,要能保证所有的职工居住。

在住宅区修个小广场,广场边上搞个商店弄些门市,这一块我安排人给你出图纸,别舍不得花钱。

被占地占房的村民可以招工,直接就搬到咱们小区里面来,不愿意来的咱们帮他新建房子,也没有多少钱的事。

这些都是要做的,你年前这一段时间好好琢磨琢磨,和咱爸商量一下。”

张铁军这一番安排,直接把张援越给整懵了都,都忘记了自己还没答应干不干呢,也忘了考虑自己能不能干。

他直接跟着张铁军的话开始琢磨起来:“那要是这样的话,不如把矿周边的这些人家都划拉过来得了。

矿周边就一个黄岭村。

东边河边上有二十来户,南面坡上十来户,东边的到是不用管,把黄岭子村和南面坡上的都招过来,行不?”

“行啊,”张铁军说:“那就更省事了,反正也没有多少人,这些人招过来也不一定就进厂当工人,继续种地也行。

把人都迁进职工小区,耕地继续种,种出来的东西就供应厂子和家属,有多的就供到区里去,也是个营收。”

“那这一部分给不给发工资?”

“肯定要发,都是你的职工,以后这些地和地上的产出就都是矿上的了,你肯定要给人家发工资啊。”

“那像孤老子这种,家里没人能上班的咋办?”

“孤寡老人能劳动的做点轻巧的活,不能劳动的就养起来,又不用花多少钱。

这样,你在家属区边上再建个小学,建个敬老院,我们办厂办企业回馈社会也是应该的,要有社会责任感。

要办就要办好,要认真负责,要让老人和孩子吃好住好穿好,职工安排上要注意一些,要有爱心性格好的。”

“那可得了,”张援越抓了抓头皮:“那弄起来周边十里八乡的不都得给送过来?那到时候是收还是不收?”

“收呗,符合条件的就收,老的就养起来,孤儿这一块就送到你姐这边寄读学校来。

还有那种家里特别困难的,重男轻女的,打骂虐待孩子的,这样家庭的孩子都可以接收送过来,给她们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对那些年纪不大但是确实不能劳动的人也要给与一定的帮助,帮他们找一条活路,就算是积阴德吧。”

张援越抓了抓头发,笑起来:“这家伙,感觉这不像是办厂,这不成了搞慈善了?这一年下来得多少钱哪?厂子能不能挣出来?”

“厂子的产品销售这一块你们不用管,产品只要合格会有人过来接收,你们只管生产就行了,只管把事情做好,做细致。”

“那我哥图啥?”张凤在一边插话:“不挣钱哪?”

张铁军伸手捏了捏张凤的脸:“那边会按市场价支付货款的,运输也不用这边管,要求就是质量还有产量一定要抓上来。”

“这样的话,那肯定没问题。”张援越来了信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