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婚纱影楼的由来(2 / 2)

“那个有什么好看的?不管是化妆还是背景都那么假。”

“那你说怎么照?”

“咱们照户外吧?照真实背景,不管到什么时候都好看。”

“行,我听你的。那咱们是在京城照还是回沈阳照?现在外面多冷啊,能不能行?”

张铁军想了想:“算了,你不管了,我来安排吧,保证让你老人家满意。”

“我现在就不满意。”周可丽的小手悄摸摸的伸了进去,这就是典型的人菜瘾大,几个人里她胃口最小但是最好吃。

连徐熙霞都比她扛折腾。

“你老实点儿。”张铁军亲了亲周可丽:“现在天天在家,你有这么急吗?等晚上。”

“想。”

“想也不行,养成这个习惯成什么了?嗯?天天就干这个?”

“那也不是不行,反正我喜欢。特别喜欢那个滋味儿。”

……

二十二号,张铁军去参加宣传工作会议并讲话,二十五号又换会场参加已经开了一天的全国纪检全会。

二十七号纪检大会闭幕。

二十八号无缝衔接军部特别区驻军成立大会。

九六年的一月份就这么在不断的开会和总结中过去了。

时间进入九六年二月,农历鼠年的春节也进入了倒计时,小柳开始到国家台进行彩排。

事实上大年晚会的彩排试演从十二月份就开始了,不过像小柳这种不用参加选评的演员并不需要参加最开始这段时间的工作。

这一个多月的排练时间,就是用来确认除必上人员以外的节目单的,很多人精心准备了一年半年的节目的最终命运就会在这一个月里决定。

是上是留,这东西是个玄数,谁也不知道,包括总导演自己。

今年的总导演是张小海,一个名气不扬中规中矩的中年人,三十六岁了,就职于国家台文艺中心文艺部,编导出身,已经做了十几年导演。

他曾经担任过八九年大年晚会的总导演。

张铁军感觉,就是无人可用的时候,就会把他提出来过渡一下,一旦有了能用的人就把他丢回去,虽然不一定是这么回事儿,但就是这么个事实。

或者是有什么新尝试的时候,也比较喜欢用他,因为他稳。

今年的大年晚会就是一个新的尝试,首届三地同画,在申城和西安设置了分会场,也是第一次尝试加入户外拍摄。

反正,从张铁军这边来看,就是有点乱,元素加的有点多了,弄的没有重点。

今年也是二十八岁的大气美人涛姐首次亮相大年晚会,开始了她的主持传奇。这时候她已经结婚,丈夫是没毕业就开始同居的学长。

别的都不说,长的实在是有点其貌不扬。

张铁军从今年开始就不再登台了,但还是陪着小柳过来了。

一方面是杨台长请他来,二一个也是正好看看刚接手的梅地亚中心的运营情况。

梅地亚不同于普通的高级宾馆,它不只是一个宾馆,除了客房还有公寓,写字楼,会议中心,餐厅和酒吧。

它的新闻中心还兼带着演播和电视节目制作与传输业务,为国外电视新闻的采访和电影电视节目交流制作提供场所设施和有关服务。

就是这么一个关键的以新闻制作传播为重点的地方,张铁军实在是想不出来,就能交给小日子管理了十五年。这心得多大呀。

这也就难怪人家总是对我们了如指掌,总能在最需要的时候伸出友谊的双手并给出正与其当的价格。啧啧。

于是合作共赢,越赚越多,大家都很开心。

田宪苹的工作能力还是相当强的,就这么说,在单位上混个几年还能屹立不倒关系还比较融洽的,都是能人。

尤其是面对那些什么都写在脸上的技术人员,那简直就是手拿把掐。

整个中心的运转顺顺利利,要不是安保人员抠出来不少的小耳朵小眼睛,那简直就是无缝过渡。

当然,这些掀起了另外一股暗潮:我们还有多少东西是在人家的随时监视监听之下?

反正不会太少,很多人就像睡不醒的猪一样,不管你怎么和他们念叨,他们就是能当成耳边风,除了私利从来不去用眼睛看什么。

“要对中塔进行一次彻底的盘查。”

看完这边,张铁军对陪着他的杨台说:“我们不坑别人,但也不能对谁都大度,该防范的东西要防范,就当是维护了。”

“行,我马上安排。”杨台痛快的点了头。没办法,面对抠出来的这些小耳朵小眼睛,他也没法不痛快。

从梅地亚出来,杨台拿出了中国人的四大宽容神句:来都来了。

于是张铁军又跟着杨台走进了台里现在的演播厅。

要不说也难怪杨台一直执着于搞一个演播大厅,这里确实是太窄了,在镜头照不到的地方全是各种工具和线缆,乱的让人头疼。

杨台把张小海叫过来,把他介绍给张铁军。

审查小组那边不用叫,远远的看到张铁军进来,军方的几个人已经迎过来了。

敬礼,握手,张铁军挨个道了声辛苦。

虽然他们也就是在这坐着不停的看节目,但这个工作其实挺磨人的,确实也算是辛苦。

“专业上的事情有专业人员评论,我们不要指手划脚,我们只要把好关,做好职责内的事情就好。

另外,要保障节目的观赏性,娱乐性,也要保证演员的专业性和专业素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