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防空洞(2 / 2)

“我现在对你们不抱任何的期望。”顿了顿,张铁军又补充了一句,整了整衣领,大步穿过马路来到对面。

新划给电视台的地块就是这里,从这里往西一直到大马路差不多有六七百米的样子,到湖边不到三百米。

这会儿世纪坛还没建呢,连计划都还没有,那一片还是晾果厂小区,周围是一些散乱的平房,基本上都属于违章建筑。

玉渊潭这里在原来那时候都没有人烟,五六十年代开始建设,后来财政部家属区建在这里,再加上八十年代初鼓励自建房屋,于是就这样了。

不过西面这一片到还算是干净,没有多少建筑,到是有不少人在这里玩雪,八一湖上面热热闹闹的都是滑冰爱好者。

这一片其实是有主的,八二年就划给了儿童科学公园。

当时玉渊潭南路以北到水边将近两公里长的地段都是归属于玉渊潭公园的。

可是玉渊潭公园本身是一个不收门票的市民公园,基本上没什么收入,自然也就疏于打理,南侧这一带基本上都是荒着的。

八零年前后,不少单位都在找地方盖住宅什么的,就都瞄到了这里。

那时候也没人管,再说都是单位嘛,有地儿就用呗。

八二年的时候,儿童科学公园基金会成立,京城市就把玉渊潭公园南侧这一带都划给了基金会,并发布了公告。

公告提醒那些私自占地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章建筑,以免以后发生矛盾。

但还是有人不信邪,仍然建了。咱们有史以来就是这样的人多,然后真到了清除的时候又开始呼天呛地的。

从八二年到九二年,这十年时间里,这边前后被清理了几次,基本上该走的也都走了,只有晾果厂那边的几个小区被保留了下来。

没办法,人家单位太硬了。

八六年,儿童科学技术馆老馆建成开放,也加快了对这一片地块的清理工作。

这个老馆可不简单,虽然建于八六年,但是它是不可移动保护文物。

具体的原因去看看外面那块碑就明白了。

但是吧,基金会的能力也是有限,还是有单位赖着不走,反正就是装聋呗,大家都是单位你能把我怎么的?就这态度。

而基金会自身也确实没有钱来经营这么大一块地。虽然它的门票挺贵的。

世纪坛和世纪坛公园是九七年提出来,然后进行规划设计的,在建设过程中顺手把这一块历史问题不断的地块给彻底清了出来。

地块清出来以后,就成为了这一片居民遛弯的地方,刚开始铺了草坪,后来又栽树,一直到一六年才被再次利用起来。

至于现在这块地是怎么又到了电视台手里的,张铁军就不清楚了,也懒得问,估计是杨台和基金会那边达成了什么pY交易呗。

他们没钱也没能力管,电视台好歹比他们硬气多了,不管是资金还是影响力都远远超过基金会。

说没钱哭穷那是看对谁和谁比,在外面电视台那也是相当牛逼财大气粗的形象。

不过它这会儿也确实没什么钱就是了,广告收入的暴涨才刚刚开始,前面欠下的窟窿都还没堵完,台里设备技术升级哪哪都要钱。

再说还养着好几千人呢。

到处都是雪,风也大,张铁军和杨台也就没往里面走,站在路边看了看,远眺了一下中塔那边,浅谈了一下规划。

在这一块杨台长是纯外行,只有想法没有表达,就知道说要大,要能坐一千五百人,要先进的设备和最好的音响。

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你问他具体想怎么建建成什么样他就说不出来了,就在那抿着嘴。

这一点像极了大多数的管理者,都是放空炮的。

张铁军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说了一下,演播大厅主楼就建成一朵梅花的形状,里面怎么规划外面怎么设计,外面要有空间。

宿舍楼可以往西边建,挨着划给龙凤基金的那四十多亩地,东侧和技术馆中间这一片搞成一个小公园,正好和那边呼应。

张铁军拿了根草棍在雪面上画:“这下面要搞一个地下空间,在地下和本部那边连通,可以停车也可以用做其他功能。”

这会儿不管建什么都不考虑停车问题,这在以后会是一个大问题,张铁军自然不会犯这种错。

但这么一来的话,建筑成本就会高出来一大截,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京城这边的地下会特别潮湿,夏天甚至都能看到明显的流水,这个张铁军亲自体验过。

京城有很多地下防空洞,从九零年前后开始,这些防空洞就被一些私人承包改造成了出租屋或者小旅馆,成为北漂们的聚居地。

那下面什么样子呢?就没有样子,什么都没有,木板隔出来的几个平方里一张叫床的木架子。

有电灯,那就是下面唯一的电器了。

但是便宜,一个月只要几十块钱,九三年涨到一百五,这个要分位置和在地下几层,但不管在几层,都是一个字,潮。

潮到什么程度呢?被子睡了一晚上就会增重十几斤,只要一天不拿出去晒那就和睡在水里的感觉差不多了。

整个地下空间里都充斥着一股子潮湿引起的霉味儿,就这样的环境还有人在屋里做饭炒菜。那就不能想,一想都难受。

张铁军那会儿有两个朋友住在那种防空洞里,经常约他去玩儿。

他自己到是没住过这一种,他住的是半地下的,有路脚窗通风,那条件比防空洞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但价钱也高,要相差两倍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