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变化(2 / 2)

“要学费不?”

“不要,一共就是五块钱的报名费,然后就什么费都没有了,体检也不要钱,书也不要钱。”

“烫头花了多少?”

“八块,当时其实可舍不得了,咬牙花的。”

周可丽笑起来:“要是我我也舍不得,那时候我还没有工资呢,八块钱挺多了。

那时候好像弄头发没那么贵吧?”

“高美剪头两块。他家比别人家要贵一点,但是剪的好。”

“街里高美呀?”

“嗯,那时候我们剪个头发都是从选厂走路下来到街里剪。我没在选厂剪过。”

“不信,那以前呢?你小那会儿。”

“原来初中以前都是在家里剪,我妈给剪,我们爷仨都是。好像那时候都是在家里剪吧?家家都有推子。

去街道理发店剪一次要五毛钱,谁舍得呀?都要能买斤肉了。”

这排门市房对面就是公交车始发站,不少人缩着脖子跺着脚站在那里等车。

那里是一棵不知道活了多少年的大树,就在树下面弄了个铁皮房子,用粗大的铁管焊制了几排栏杆,等车的人挤在栏杆里吹着野风。

这里本来就是风口,站点又是在空地的中心,没遮没挡的,瞅着都那么舒爽。

设计这个站点的人肯定是个人才。

小学大门两侧的老房子都已经拆了,建成了新的门市房。

原来的教师住宅就剩下一排,孤零零的横在那里,把头靠着路边的这家也被改成了门市,在山墙上开了个门卖文具。

这一排门市基本上都是小吃部小饭店,一下子开了这么多家也不知道能不能挣到钱,反正瞅着到是挺热闹的。

“变化好大呀。”周可丽这里瞅瞅那里看看的感慨着。

张铁军点点头,看着小学对面那里已经动工,原来的老房子都已经拆了。要建教委的集资楼。就是不知道还会不会搞农贸市场。

不过想来还是会搞的,公家干什么向来都不会去考虑实际情况,他们想搞那就会搞,至于以后是不是能经营起来没人在意。

校园里空荡荡的,人毛都没有一根,厚厚的大雪堆满了操场,在靠近教学楼的这一侧被人工浇成了冰场。

不少人顶着寒冷聚在这里滑冰。

滑冰鞋就是教委提供的,出租,租金也不贵,三块钱随便玩儿,玩够了为止。也有自己带着冰鞋过来的,没有人管。

这一个假期下来,也算是一笔收入。

“你会滑这个不?”周可丽捅了捅张铁军。

“不会。”张铁军摇摇头:“穿上冰鞋能站住,能走,但是我不会滑。我平衡感要差一些,单腿驴都玩不了。”

“我没滑过,瞅着都吓人。那个鞋要是滑到手上能割破不?”

“不会,直接就切掉了。”

“咦~~~。”周可丽攥紧了拳头打了个冷战,捶了张铁军一下:“你就是是故意吓唬我,故意这么说的让我难受巴拉的。”

“我说的是真的,这东西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真滑到手上直接就切断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你以为它叫冰刀是白叫的?”

“那怎么还有这么多人玩儿?”

“你这就是抬杠了,我只是说有那个危险性。人是活的,不会躲呀?”

几个人顺着冰场的边缘绕过去走向办公楼,冰场边上围着不少人看热闹,看哪个滑的精彩了就欢呼鼓掌,有各种姿势摔倒的就起哄大笑。

都是闲的。人家在冰上活动一点也不冷,站着看热闹那真的就是硬扛。

“想玩儿。”周可丽拽了拽张铁军。

“行,等回去找个地方学学,不怕摔就行。”

“我怕。”

“那你就只能想一想了,学这个怕摔可不行。滑冰滑雪这个东西就是硬摔出来的,每年因为玩这个进医院的大有人在。”

“那还是算了吧。那旱冰呢?”

“旱冰摔的比这个还狠,冬天起码穿的有那么厚。”

“你就是不想让我玩儿,吓唬我。”周可丽在张铁军身上一通乱抓。

租冰鞋的摊子就在办公楼的门口,摆了几张桌子几个凳子,几个体育老师裹着军大衣坐在那抽着烟看着冰场里,不时的点评几句。

“教委还在上班吧?”张铁军过去问了一声。

“田老师,李老师,张老师。”周可丽和几个体育老师打招呼。

“周可丽?”三个老师看了看两个人:“你们怎么跑这来了?周可丽你家不是都搬市里去了吗?你不是当警察了吗?”

“放假了回来玩儿。”周可丽笑着说:“走到这了,我对象想看看曲老师。教委还在上班不?”

“早没人了,上午来还有值班的,中午就都走了。”田老师说:“这都年根了,哪个单位下午这前了还能找到人?”

“去家里吧,”李老师说:“咱们这又不是啥重要单位,早就回家张罗过年去了。你们当警察还放假呀?这放的是什么假?”

“我上学呢,在公安大学,放寒假呗。”

“真行,那毕业了就是干部了呗?以后可别忘了我们呐。”

“那可说不上,看表现。”周可丽笑着和他们开玩笑。

在包分配的这个年代,大学生毕业就是干部,在职生毕业就会提拔,和后来是完全不一样的待遇。

公安大学的毕业生起步就是督。

九七年开始施行自谋职业,大学生的光环破碎,连工作都没有了,公安大学的毕业生也成了两拐,一年期满挂一杠二。

这个落差还是蛮大的。

不过要是好好学习也还是有希望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起步仍然比较高。

喜欢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请大家收藏: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