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没有他的记忆(2 / 2)

“我啷个晓得嘛,我切都没切,好久没切过城头喽,不花钱钱呐?”

“那你切不切嘛?”

“工资啷么样嘛?”

“看你做啥子工作塞,销售,录入,收银,备货,库管,你想做啥子嘛?都不一样。”

“去啥子城头嘛?”那个中年大姐又接话:“吃啊住啊不花钱钱呐?还不好找地方。城头的东西贵的很。”

“包吃包住。”张铁军看了那大姐一眼。上辈子没见过,怎么这么能接话呢?

“哦哟,恁个好啊?哄鬼哟~~。”

张铁军没再搭理这个大老娘们,拿过纸笔把地址电话写给永红:“你拿着嘞个,地址电话,我叫张铁军儿,切老豆说我介绍的。”

“得行哦,提你可以撒?”永红接过纸条看了看。

“肯定得行撒,切嘛,试试又不要钱钱,得行就干,不行再回来撒。反正我感觉是个机会。”

“工资有好多嘛?”永红动心了。这丫头可能是从小到大一个人过日子,胆子特别大,主意还正,总想着往外跑。

“肯定要比嘞里多撒,啷么也有一千块儿撒。”

这会儿渝城的平均工资刚刚四百出头,茶山这边像她这种帮人卖衣服的最多三百块到头了,收入是真的低。

“要得。”永红就兴奋起来,眼睛都亮了:“用不到一千,包吃包住嘛,五百我就干。真的包吃包住哈?”

“真真的,而且不撇。”

“要得要得,我切。我到哪找你嘛?”

“你切就行了撒,找我爪子?”

“真的得行我得感谢你撒。”

“先切嘛,干到了再说。”

“是不是真的哟?”中年妇女还在那拱啾,用一种那样的眼光打量张铁军。

永红看了她一眼:“我同学豆在朝天门搞批发,我让她陪到我切撒,怕啥子嘛?她家家就在那点儿。”

“好嘛,你切了就是,那就恁个。”张铁军摆摆手出来,到路边上了车。

永红跟出来看了看,看他上了汽车,眼睛更亮了。

“谁呀?”徐熙霞看了看永红,问了一声。

“我也不认识,一个朋友的亲戚,商场不是招人嘛,让她去试试。走吧,去红江厂。”

“怎么走?”蒋卫红发动车子。

“往西,调个头,一直走就行了。”张铁军看了看方向,指了指:“一直走到大十字路口左转。”

汽车从二十五队门前过来,然后左转跨过铁路线往西走。

过了铁路线这边这会儿还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片稀稀落落的老旧自建民居,黑乎乎的这里几家那里几家。

“怎么感觉出城了呢?这么荒凉。”蒋卫红打量着两边问了一句。

“嗯,就是出城了,一直走就行。”

红江机械厂的前身是武隆油泵油嘴厂。

六十年代搞三线的时候迁到茶山县,更名为四川省红江机械厂。

是归属于船舶系的大型精密军工单位,主要生产喷油泵,喷油器,精密偶件,调速器和同步器。

茶山的几个大型工厂都是船舶系央企直属,永红机械厂,渝城柴油机配件厂,还有127、128、164三个电子研究所,235库等等。

后来永红机械厂改名称为中船重工渝城液压机电有限公司,红江机械厂和渝城柴油机配件厂合并组建中船渝城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后来茶山市能招来着名车企和中船的大笔投资,和这几个厂子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加工能力杠杠的。

张铁军这次也是冲着红江厂的加工能力来的,过来看一看具体情况。

不管是大连的大船项目,还是东方自己的汽车项目,都有能合作的东西,都需要长期稳定质量高的配件供应。

不过主要还是为了船。

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在不限资金不限人员的条件下,大船项目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不限制资金的投入,就有非常大的容错率,说白了就是可以不断的试错,进度自然就是飞快的。

大船老厂这边在钻研游轮和游艇……复制改造那两艘小破船,导弹巡洋和护卫舰。

新厂则是在试制万吨巨轮……二十万吨级,三十万吨,四十五万吨级远洋油轮。还有七万吨级直升机支援舰。

虽然有图纸也有熟练员工还有实物参考,但还是得试,只有实际动手造,才是最好的研发方式。造好了就卖,造不好就回炉。

钢铁,特钢,橡胶厂,化工厂,发动机厂,锅炉厂,电子厂,精密厂,数控中心,隔热材料厂,油漆厂等等纷纷成立。

还有软件公司,设计公司和三十几个研究所。

但这还远远不够,这两年新大船一直都在全国范围内考察寻找配套工厂,努力打造完善稳定的供应链。

这是一个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拿着图纸埋头就能干的事儿。

红江厂一点也不起眼,虽然在茶山这里一提红江厂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具体它是干什么的怎么个回事儿就没几个人能说清楚了。

它座落在茶山市区外一公里,厂房在路北,职工家属区在路南,整个占地不到三百亩,厂区和家属区都种满了树木。

它在这里,但又好像和这里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完全是一个封闭又独立的存在。

它的职工来源只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本厂子弟培训入厂,一个是毕业分配来的专业生和大学生,相对来说,对专业生更欢迎一些。

事实上,工矿企业,尤其是精密和保密企业,基本上都是这样,都喜欢专业技术类的学生,对大学生则持有一种审视态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