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兴衰(2 / 2)

事情牵扯到别国,足以表明事情的严重程度,康大人不禁有些犯愁。

此时,衙役带回来的嫌疑人,成为了康大人着重要审讯的对象。

因着温总管有协同审问的权利,康大人先让人把嫌疑人看管好,自己亲自去后堂请温总管。

温总管不敢耽搁,立刻随着康大人一起审讯嫌疑人。

嫌疑人被衙役卸下了伪装,恢复了原本的容貌。

当温总管见到嫌疑人的时候,险些惊掉下巴。

女子看到温总管的那一刻,就知道事情不对劲了,坚决否认自己认识梁七,只道票据是捡来的,看上面金额巨大,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去了钱庄,却被莫名抓了起来。

女子的态度很坚决,但她慌乱的表情,逃不过康大人锐利的眼睛。

康大人没有多言,命人将梁七的尸体抬上公堂。

女子看到尸体的瞬间,直接扑了上去,在确定梁七真的死了,女子崩溃大哭,而后晕厥过去。

康大人让仵作救醒女子,女子醒来后,抱着梁七的尸体,继续大哭起来。

从女子断断续续的哭诉中,康大人梳理出整件事。

原来女子正是王瑜莲,而梁七,是她相恋一年的爱人。王瑜莲之所以性情大变,也是因为认识了梁七。

初次见面时,王瑜莲就被梁七优雅的谈吐以及广博的学识迷住了。

之后的相处中,梁七对王瑜莲极好,从未因她的外表而嫌弃过她,王瑜莲从梁七身上,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

这种被宠爱的感觉,是她从父母身上都未曾得到过的。

为了能配得上梁七,王瑜莲更加坚定要改变的决心。

一年的相处中,王瑜莲都不知道梁七的真正身份,梁七从未提及过自己的家在哪里。

每次王瑜莲试探着问起,梁七就会露出一副忧伤的神色,引得王瑜莲不敢再提此事。

王瑜莲想的很简单,不论梁七家世如何,只要梁七不离开她,她就知足了。

更何况,梁七在经商上的能力,丝毫不比她差。有了梁七的提点,王瑜莲做生意时更加得心应手。

但是做生意都是有赚有赔,王瑜莲自然会有失手赔钱的时候。

有次王瑜莲失手定了一批次货,卖货的人卷钱逃跑,货物堆积在库房里,只能低价出售。王瑜莲因此损失一大笔钱,是她用私房钱都无法填补上的数额。

王瑜莲不愿将赔钱的事情告诉王柏,恐怕会引来王柏震怒,万一因此失去管理生意的权利,那她在王家,就没有半点价值了。

就在她烦恼的时候,梁七向她伸出援手。

说来,梁七十分聪明,他知道直接给王瑜莲钱财,她或许不会收下。

于是,便给了她一张钱庄的存单,告知那些钱,都是他攒下来给她的聘礼,如此一来,也就相当于是王瑜莲自己的钱,王瑜莲自然可以随便取用。

王瑜莲看到存单上面的数字,被吓了一跳。再看到上面的日期,王瑜莲更是惊讶到说不出话来。

最早的存单是在一年前,也就是二人初相识那会儿。

也就是说,梁七从一开始,就抱着迎娶王瑜莲的心情,在同她相处。

在梁七的劝说下,王瑜莲用里面的钱解决了自己的困难,从此,对梁七更加死心塌地。

有了第一次取钱,后面就自然多了,再加上这几个月王家的生意接连出问题,王瑜莲取钱的次数也随之增加。

这次王瑜莲像往常一般去取钱,谁知却被衙役抓了起来。

得知爱人净是刺杀天子的疑犯,王瑜莲在公堂上情绪失控,撕心裂肺的怒斥康大人诬陷,更是多次要撞柱以示抗议。

王瑜莲直到这时候,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只顾着为爱人喊冤,半点没想到自己已经被梁七牵扯进去了。

温总管被王瑜莲的愚蠢气到头疼,不等康大人发话,直接命人将王瑜莲收押。

康大人派去调查王瑜莲身份的衙役正好赶了回来,听到衙役的汇报,康大人偷偷看了温总管一眼。而后,不等温总管开口,就主动邀请温总管回宫面圣。

温总管知道康大人是个油盐不进的人,只好随他一起进宫。

康大人将现阶段调查后的结果如实阐述清楚,至于梁七是否真的是北梁国过来的,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关系到自身性命,那位自然不能轻饶了这些人。

在听到王家人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总在他面前晃悠的人。

诸位应该都猜到了吧,那人正是最近镇压暴民有功,得到嘉奖的监察司王瑜显王大人。

王瑜显形象特殊,原本是没有面圣的机会,还是温总管极力推荐,才给了他一堵圣颜的机会。

就是这次机会,让那位深深的记住了王瑜显。

诸位想想看,以往那位出门,都是监察司负责,而王瑜显正是监察司的人。他的胞姐又与疑犯是恋人关系。

将这一切联系在一起,不得不让人多想。

即便温总管一再解释出行的事情王瑜显不知情,但是怀疑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了,又如何让人相信呢?

为了不牵连到自己,温总管只能闭嘴,并主动卸去协同办案的重任。

这才让那位对他减轻了怀疑。

王家当天就被禁卫军围住了,就连在外面闲逛的王家人,都被一一抓了回来,关进王家等候处置。

待所有人被控制住后,康大人直接带人冲到了王瑜莲的住处,开始搜查。

这一搜不要紧,居然搜出上百封王瑜莲和梁七往来的书信。

里面写的十分清楚,梁七曾经多次询问王瑜莲,是否知道那位外出的事情。

梁七反复阐述自己满腹才华,之所以没能施展出来,都是因为没有遇到赏识他的人。

若是能有面圣的机会,他定能把握住机会表现自己,自此一飞登天,成为人上人。

到时候,他到王家提亲,就更加容易了。

怀才不遇的惆怅,加上对二人未来的美好幻想,康大人不必看王瑜莲的回信,就知道她会如何选择。

康大人把所有书信带回衙门详细阅览,这一看就是一天过去了。

第二日傍晚,去城外搜查梁七住处的衙役,也赶了回来,还带回来了康大人最需要的书信。

康大人拿着王瑜莲之前书写过的账册,同书信中的字迹做了比对,确定是同一种笔迹后,康大人重新按照书信的时间详读一遍。

最后,怀着忐忑的心情,康大人打开了王瑜莲的最后一封回信。

信中所写的内容,正符合康大人的预测。

一开始王瑜莲的确没有回答梁七的问题,可是架不住梁七的软磨硬泡。

王瑜莲本就意志不坚定,再加上王瑜显是个爱炫耀的,时不时的会到王瑜莲眼前晃一晃,无意中透露一些别人不知道的消息,即便王瑜莲不想知道,这些消息还是能钻进她的耳朵。

在最后一封书信里,赫然写着这次出行的时间和路线。

康大人把书信放在桌上,如此铁证,不由得王家否认了。

康大人让衙役把王瑜莲带来,看着二人往来的书信,王瑜莲默默的哭泣,根本不回答康大人的问话。

康大人断案极为谨慎,见王瑜莲有些疯癫,便派人将王瑜显带回了衙门。

王瑜显不知家里牵扯到大事情,大摇大摆的进了衙门。

他同康大人的官职相同,见面不需要行礼,仍是那副高傲的模样。

康大人也没有过多计较,毕竟王家人蹦跶不了多久了,他不至于同个将死之人计较。

康大人先是聊了些闲话,询问他和王瑜莲的关系如何。

其实王瑜显心里一向看不上王瑜莲,觉得同王瑜莲在一起时,影响了自己的形象。

可是不论在何处,王瑜显都营造着一种姐弟情深的假象,他维护胞姐,也不是因为亲情。而是为了讨好王瑜莲,毕竟王瑜莲高兴了,才能给他更多的零用钱。

此时康大人问起来,王瑜显便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他们姐弟的关系如何亲密。

康大人耐心的听着,继续同王瑜显闲聊,说着说着,就说到了王瑜显在监察司任职的事情。

康大人对着王瑜显就是一通猛夸,把王瑜显捧到了极高的位置。

王瑜显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巴快咧到耳根了。

被夸晕了的王瑜显,自然不能承认自己在监察司做闲职。

不过,因着王瑜显身份特殊,的确同他讲过不少监察司的密事。

康大人一问便知,王瑜显是真的知晓那位的行程。

当康大人询问他是否将行程透露给别人时,王瑜显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表示自己根本记不清这些事情。

康大人在心里对王瑜显百般嫌弃,姐弟俩都是一副模样,怪不得会被敌人惦记上。

问出想问的事情,康大人直接下令把王瑜显收押入狱。不等王瑜显反抗,两个强壮的衙役就把他脱下去了。

姐弟俩在狱中想见,王瑜显仍然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事。

康大人手里有证据,却没有疑犯画押的供词。

王瑜显是个脑子不好的,王瑜莲是真的傻了,事情陷入了死结。

康大人思考了一夜,将所有书信都带进了宫里面圣。

听完康大人的叙述,温总管险些站不稳。在证据面前,他之前的保证就像个大笑话一般。

温总管再也没有心思管王家的事情,他现在只想如何能同王家划清界限。

幸好那位正在气头上,没注意到温总管心虚的样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