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电视台报道(2 / 2)

张玉珩:“这是我自己新发明的一个词,建设是正在进行时,建成是有已经成功的意思。我觉得我们就要自信,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也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杨采钰:“您深入讲讲?”

张玉珩:“我党是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政党,我们是一个服务型的政府,我们的国家性质决定我们的政策。

我们必须坚定地走精准扶贫之路,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让贫困人民情愿、主动、自信、坚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杨采钰:“谈谈你在精准扶贫工作上的做法?”

张玉珩:“我们采取产、学、智、行联动的方法,发展方式多样化,产业多样化,主动邀请专家学者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让村民贫困户学习技术,最终化为行动力,切实解决贫困问题。

但我们仍然需要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让李咀同全国一道,一起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杨采钰:“下一步打算?”

张玉珩:“实现乡村振兴。”

杨采钰:“这好像是一个新词。”

张玉珩:“是的,咱们中国本质上是一个乡土性的农业国,农业国其文化的根基就在于乡土,而村落则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国农村居民占一半以上,我认为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就一定能让乡村全面振兴,达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张玉珩在此次采访中说了两个新词,一个是把建设改成建成,这原本是十八大上提出的,乡村振兴是十九大提出的。

“张书记,感谢你的采访,具体播放时间等待审核。”杨采钰露出灿烂的微笑。

张玉珩对杨采钰发出邀请:“感谢杨小姐,今天说什么也不能走,我做东。”

杨采钰拒绝道:“不了,今天回长安有事,你到了长安一定得找我。”

两人都有互相交朋友的意思,都觉得对方今后会对自己的前途可能有用,刻意相交下,交流的分外融洽。

杨采钰离开后,张玉珩几乎天天关注自己的采访,什么时间播放。

事实上,杨采钰当天就将他的采访交给省台审核,只是张玉珩提了两个新词,省台也不确定能不能播放,尤其是把伟人的词给改了。,只能向上报。

最后到了新任省委书记刘国华处,刘书记认为甭管怎么说,寓意美好,可以播放,同时把采访稿递到央视。

就这样,张玉珩的采访一来二去,直至腊月才开始在省台播放系列故事片-山沟里的大产业。

张玉珩这下算是彻底出名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找张玉珩聊天,对他的所作所为,进行勉励,鼓励他再接再厉,创造新的成绩。

安阳各县区组团来李咀考察,光是接待费就够呛,张玉珩只好向高坪镇政府和区委组织部申请,最后区政府给予专项拨款,用于接待各级检查、考察、学习。

张玉珩就在迎来送往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