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遗召(1 / 2)

在曹文召的印象里,,虽然自己眼前的人是大明皇帝,,可陛下也是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郎,,他做过很多惊世骇俗之举,可是内心善良对身边人甚至敌人有时候都心慈手软。

面对天怒人怨的阉党魏忠贤、客氏,皇帝选择了原谅,消除了他们的朝堂势力以后,还是让他们活着。

知道山陕大旱便五年免税,,善待太监宫女,下令不能各宫随意处置宫女太监,,就连贼首闯王高迎祥也被陛下释放,,

当年他把自己以及已经殉国的曹变蛟召到京城,,给了两人天大的富贵去了朝鲜,,

虽然曹变蛟来到京城不久就在一次办差中殉国,,可是曹文召从来没有后悔跟着陛下,,反而更加坚定了跟着陛下的决心。

可能在曹文召的内心,,不仅感激陛下的知遇之恩,甚至已经默默把这位少年天子当成了需要守护的亲人!

可今天他才醒悟过来,,那可是大明皇帝,已经登基八年的天子,不再是那个自己第一次见面时才十几岁的少年!

君王注定是无情的,,,

那方正化可是皇帝在信王时期就跟随的老奴,,,

可以说看着皇帝长大,,,是皇帝最信任的大伴,,,

到底奉先殿发生了什么让陛下竟然要对方正化灭口?

不过随着奉先殿的人全部被京营士兵杀死,,关于奉先殿的一切成了永远的秘密!

接着朱小峰下令京营、锦衣卫、内卫、西厂全部出动,,,协同巡防营的万余士兵将京城九门的士兵全部缴械,,

而京营一师就此接过了京营九门的城防,,在以后的岁月里,京营一师作为守卫京城唯一的部队,而被冠上了御林军的称呼。

而在武英殿内,李大本事正跪在地上,,

"你还是回辽东吧,,如今辽东已经安稳,,孙承宗在那里开出很多军田,,你带着乡党回去吧。"朱小峰叹了一口气说道。

"陛下,,罪将走了!"李大本事缓缓离开了武英殿。

虽然经过简短调查就完全可以证明李大本事跟这次政变没有任何关系,,甚至还是被孙之文软禁了起来。

可朱小峰还是撤了李大本事的职位。

原因在于,,自己已经将京城守卫交给他几年时间,,可他却从始至终没有掌控守卫九门的这支武装,,

这让朱小峰对他非常失望,,

这事情如果放在京营,就算曹文召被软禁,,,各师团长被撤职,,京营也不可能成为政变的帮凶。

可以说李大本事除了忠心武艺高强之外,统兵带兵都是十足的饭桶!

朱小峰也后悔自己几年前脑袋一热,面对历史上鞑子第一次可能的围城进攻!

将李大本事以及他的乡党提拔成九门提督,,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愚蠢的决定,,李大本事以及他的几个乡党作为辽东人,始终无法融入九门将士这个圈子,

这些守城将士人是京郊世代居住的军户,,他们有自己的圈子,非常排外。不是一个辽东人可以玩的转的,,,

没多久,,李洪带着田尔耕进殿,,

"陛下,臣刚刚审问东华门的士兵,据说韩黄在从东华门进宫时,,曾经蛊惑士兵说他手里有神宗皇帝的遗照,

说从郑贵妃那里拿到了改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的先皇遗诏,,韩黄也说福王世子朱由崧已经到了京城准备登基!

臣觉得此事重大,,就赶紧开禀告陛下。"

朱小峰听着心里一惊,,,,如果真有遗诏。

这件事的危险程度甚至超过韩黄宫变本身!

如果真有遗诏,,那自己以及朱由检的便宜哥哥,,,天启皇帝朱由校,

以及他们的共同便宜父亲泰昌帝,,,那继位的法理性就荡然无存,,

以后随便跳出一个藩王都可以造反跟自己争夺皇位。

朱小峰踱步走了一会,,

"立即派人去洛阳,,秘密处死福王,对外称暴毙,,李洪!带太监去控制郑贵妃!朕晚上要亲自叫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