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臣教不了他啊(2 / 2)

椒房殿。

卫子夫见汉武帝神色疲惫满腹心思,便贴心的给他打了一桶热水,伺候他泡脚。

她主动来到汉武帝身后,给他捏着额头,舒展疲惫。

“陛下可是治国太劳累?”卫子夫轻声询问。

汉武帝摇头:“方才去了一趟蓝田,才回来。”

卫子夫有些诧异。

这么晚了,陛下又去蓝田了,那边值得天子过去的人,只有卫宁一人。

卫子夫能明显感觉到汉武帝对卫宁的喜爱越来越深厚。

或许是因为卫宁救了他吧,卫子夫也没有深想。

……

翌日一早。

蓝田还在落着小雪,今年的天气格外冷,郊外白茫茫一片,家家户户都躲在屋内取暖,道路上很少见着行人。

浅水村的酒水作坊已经搭建好,虽然这场雪灾对浅水村的百姓也有冲击,但他们是幸运的。

浅水村的村民们现在全部被雇佣在作坊内酿酒,卫宁会付给他们劳作钱财。

烈酒在蓝田销量极好,长安那边的铺子也已经开辟出来,烧刀子在长安也已经打出市场,每日入账都不少。

卫宁今日早起,问赵策的收入情况,这一两个月时间内,纯利润已经达到了一万金,这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但要说顶尖权贵去比,这点钱不算什么。

卫宁此前从卫青那借了五千金,今日一早打算带赵策去一趟长安,将钱给卫青还了,随便看一看长安的酒水铺子如何。

他刚准备带着赵策出门,就见一名汉子冒着风雪走来,沟壑的脸上布满了愁容。

“李叔?”

数日不见,李叔显得更加沧桑,头发也白了许多。

“您这是?”

卫宁看着老李,急忙开口询问。

老李作势要给卫宁跪下,被赵策眼疾手快拉住。

当年的战场坚韧不拔的老兵,若非遇到什么天大的事,何至于此?

都是军人,赵策惺惺相惜。

老李包含热泪,屈辱的将自己经历的事一五一十告知卫宁。

那日从卫宁这借了一石粮回去,本以为可以度过这个冬天,但天灾不可怕,人祸才是最可怕的。

蓝田颍阴侯看上了李家圩大片肥沃的土地,又因天灾的原因,整个李家圩大多数人家都将田地贱卖给了颍阴侯,成为了他们的佃农。

颍阴侯府的管事找到老李,丢了三贯钱,强硬的要贱购李家十亩肥田。

老李不愿意,他和别人家不同,他已经有粮食可以度过这个寒冬,所以说甚都没卖。

第二天颍阴侯家管事便找地痞和老李家大儿子打了一架,官府判李家赔偿对方一石粮。

老李借来的粮食就这么没了。

对方明摆着告诉老李,他能借多少粮,就会失去多少粮,就是要逼着对方贱卖良田。

在这个社会,权贵们兼并土地的方式多种多样,无权无势的人最后都会认命,贱卖田地,成为对方的佃农,帮着对方种植良田,最后分得微薄粮食。

这种事屡见不鲜。

底层百姓,怎么和权贵去斗啊!

在军中,他是弓弩营的伍长,离开军营,他什么都不是,任人欺辱,却又反抗不得。

当老李说完后,他恳切的对卫宁道:“大庶长,俺也不认识啥权贵,您可否帮俺去和颍阴侯说一说,莫要为难俺这小民了,俺明年种得了粮食在赔一半给他……”

赵策在一旁听的破口大骂:“畜生!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