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铸造新币(2 / 2)

是,卫宁当然知道现在户部难,但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事,而且铸币还是要事。

短暂来看,会让朝廷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但长久来看,卫宁的这次决策是没错的。

只是他们不理解卫宁罢了,不过卫宁也不需要他们的理解。

卫宁继续道:“至于诸郡国有二心,那就令御史台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凡发现郡国治理不力,那就趁着这次机会再收回他们的治国权!”

卫宁早就想改掉郡国制了,一个国家下面还有几个国家,这说出去好听吗?

况且这些郡王还有独立自主的治理权,这不就等于将中央权力给彻底瓜分的七零八落?

推恩令虽然发下去了,但短期还不能见效果,而且就算未来,诸王依旧有独立自主的兵权和政权,对中央依旧是巨大的威胁,若是这次郡国的诸王有异心,那就将他们的权力收回来!

现在大汉国防力量强大,地方郡王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他们顶多只敢动用点小动作,现在绝对不会有郡王敢起兵造反。

若是他们尸位素餐不尽心尽力治理百姓,卫宁也刚好有借口收回他们的政权,省的还要找其他借口了。

收回他们的权力是迟早的事,若是这次能凭着机会收回来,何乐不为?

沉默一下,卫宁再次开口道:“户部的财政紧缺,今年年底全国官吏先发一部分俸禄,余下一部分先欠着,国家有钱了再给,都体谅一下国家的难处。”

赵周抱拳道:“可本不该有这个难处的。”

卫宁还没开口,汉武帝便沉声道:“给你们钱的时候伱们一口一个替国分忧,少给钱了你们就不乐意了,自己在任上贪了多少,你们是不是以为朕不知道?”

“你们都是清官,两袖清风,不拿一针一线是不是?嗯?”

赵周:“……”

汉武帝继续道:“他说不给你们钱了吗?国家有难处欠你们一点钱是不是不行?”

赵周慌忙道:“这……臣不敢,臣不是这个意思,臣只是觉得铸新币完全不必要。”

汉武帝嗤笑道:“不必要?你是百官首揆,衙门待着时间长了就出去走走,看看是必要还是不必要!”

“按照皇太子命令执行,太子牵头工部尽快制造出新币给朕看看,若是可以就抓紧铸新币之事!”

百官不得不抱拳道:“臣遵旨。”

等退朝后,赵周还是满肚子疑惑,他主动去户部找到了桑弘羊求教。

他实在不理解汉武帝最后那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说铸造新币乃形势所逼,是必要之举。

当桑弘羊将京畿之外民间货币制度递近崩溃,郡国和商人私自剪裁秦半两再私制货币等事说出来后,赵周才大惊失色。

作为百官首揆,这些事他居然不知道,还在朝廷顶撞皇太子,认为他铸新币乃好大喜功之举。

只是这么想想,赵周就觉得惭愧不已,他实在不知道民间货币已滥觞到这种地步了!

桑弘羊提醒赵周这些事不要乱传,防止传入民间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