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西北危机(2 / 2)

或许前面他们还有力量攻打西域十六国,可随着战争持续深入,他们将会越来越迷茫。

那个时候大汉的军队战斗力将会直线下降,这一场战争就会进入僵持阶段。

大汉的经济负担会越来越重,大部分的经济要全部供给到西北军中,这无疑对大汉的伤害更大。

所以主父偃才建议议和,当然这种议和不是说明大汉战败了的意思。

但汉武帝听在耳中,仿佛感受到莫大的屈辱,道:“议和?”

“自从我汉廷灭了匈奴之后,就没有议和这两个字!”

主父偃想了想,道:“臣认为,是否需要找太子殿下商讨?”

“太子殿下足智多谋,或许能想出个万全之策。”

汉武帝怒道:“当初没有太子,我大汉在北疆就赢不了了吗?”

主父偃脱口道:“可灭掉匈奴还是因为太子殿下发明的震天雷啊。”

“而且大汉能有今时今日……”

话说到一半,主父偃不敢再说了。

大汉能有今时今日的样子,还不都是因为皇太子?

若不是他哪有这么多钱去支撑李广利在西北乱来?

在此前大汉对匈奴开启的几场战争,将大汉的财力已经打到空虚,整个长安百姓已经叫苦不迭。

每一场战争都是举全国之力在支撑着。

那个时候百姓对你汉武帝什么态度,现在对你什么态度,你心里没数么?

表面上看皇太子做的事不算多,但哪一件事不是润物细无声的在悄然改变大汉的格局啊?

知晓你们父子之间或有一些矛盾存在,但扪心自问,要不是卫宁的存在,大汉能有今时今日之地位,你能去泰山封禅吗?

汉武帝表情阴冷,看着主父偃,道:“继续说,你话还没说完。”

主父偃摇头道:“臣不敢,臣老矣,头脑已经不灵活了,请求告老。”

汉武帝怒道:“他桑弘羊请求告老,你也请求告老,如此来威胁朕?”

“好!朕准了你!还有谁要辞官,都站出来,一起说清楚!”

“今天若是不辞,以后若敢随意辞官,就莫怪朕不客气了!”

董仲舒想了想,出列道:“陛下……”

“准!”

“还有谁?”

汉武帝站起身,盯着百官。

李沮想出列,但他被公孙贺给阻止了。

霍光也有这个意思,依旧被公孙贺给阻止了。

这一场朝会注定商讨不出来什么结果,李广利在西北还要继续打,大汉还要源源不断给他钱财和粮食。

什么时候结束这场战争,完全看汉武帝的心情。

朝会结束后,李沮和霍光纷纷不解的看着公孙贺,问道:“为何不让我们一同辞官?”

公孙贺语重心长的道:“每一个人的辞官,都是在将太子推向水深火热之中。”

“陛下会觉得朝廷现在所有的人,都是太子的人,那么他会更忌惮太子。”

“不管有没有这层考虑,但你们都不能再上去添乱了。”

霍光和李沮这才恍然大悟,卫青致仕后,公孙贺就成了卫家在官场的代表,他能看准这一层,足以说明公孙贺不简单。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