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道士下山18 晋江独家、拒……(2 / 2)

“我说道士,你就是这么对待兄弟的?”

“兄弟不就是拿来用的?怎么的,使唤不动你了?也没喝酒呀,怎么就醉成这样了?”

你说这人说话气人不气人。可偏偏,也不知到韩秋生在这个时代里是不是魅力点被点大了的缘故,再怎么生气,那老三最后愣是乖乖的跟着去菜园了。这事儿直到他帮着烧了火,吃了饭又帮着洗了碗,都没琢磨明白自己为啥这么听话。

等着快睡下了,才冲着那大殿看了好几眼,然后压低了声音,自己对自己吐槽了一句:

“果然道观出来的就是邪性。”

真的是那神神叨叨影响的?肯定不是呀,那是老三知道,韩秋生让他跑了这么一趟,肯定不会亏待了他。

看,这不是,第二天早上他要走的时候,好处就来了。

“呐,给你。”

“这什么东西?包的这么严实。”

嘴里问着什么东西,老三的手却已经接了过去,并打开了那布包。然后……然后看着那包里的一身绛紫色斜襟绣花老式棉袄笑了起来。

“你还真找人做了这样的衣裳?”

“你不是说你奶老叨叨说什么早年的衣裳怎么怎么穿着舒坦嘛,我既然知道谁会做,能当没听见?”

这话说的可真让人顺心,老三拿着那衣服抖了三抖,然后用肩膀撞了一下韩秋生,笑说到:

“到底是兄弟,够意思。”

说不够意思的是你,说够意思的还是你,老三啊,你如今很多变知道不?

不管他知道不知道吧,反正下山的时候老三走路走的很有劲是没错了,而韩秋生呢也终于有了自己的空闲,可以好好琢磨一下被老三提点后产生的发财大计了。

想要卖故事,韩秋生首先应该做的是什么?

答:看故事。

而看完了一本之后呢?

哎呦,那苦逼的事儿就来了,他得用红楼那边众人熟悉的语调,将这个故事重新写出来呀。这可真是为难死小作文写的不怎么滴的韩秋生了。

为了这个,不说草稿打了多少吧,反正等着他这一趟回去的时候,整整三天,愣是只憋出来一本。这效率真不是一般的低。

更让他有些灰心的是,这故事他一时竟是不知道该往哪儿卖?你说说,这想挣个快钱怎么就那么的难呢。

而除了这个,钱解放要的那乱七八糟的鞭也是个难题,这事儿他该问谁?

谁也没想到啊,帮韩秋生解决这个问题的,居然是焦大!!事情呢是这个样子的。

那日韩秋生匆匆的驾着车,从三里镇运了布匹回来,看店的焦大柱一见着韩秋生的人影,那是立马就上前来帮忙了。

而作为第一个看全了所有布匹颜色的当家男人,他能没点为自家选点好布料的心?以后看多了或许见多识广的,也就不稀罕了,可这会儿他是真的对真不掉色的布特别的稀罕。毕竟他家如今正攒钱不是,买了这个布,能让家里日常省多少补染的花销?就是自己不穿,存上几块给媳妇回娘家当个礼也是好的呀。

所以他特有心的选了足足三种颜色,想第一时间买下来。只是他这想问的时候才发现,自家这东家不知想什么,他喊了三回才回了神。

才来了一天,却已经将这自己融入到了看店人角色的焦大柱见到这一幕,那能不问一声?好歹也是东家。给自己发钱的人。

而这一问,焦大柱倒是给韩秋生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虎鞭许是难得,不过听掌柜的意思,只是进补?若是这样,那鹿鞭可行?”

鹿鞭?那怎么不行,绝对是很行才是,鹿这东西全身上下,哪一样不是大补的?听说清朝皇帝还靠着鹿血那什么什么呢。所以鹿鞭!拿过去必定是能杀上一片的好东西。

“怎么,你家有这个?”

不会吧,瞧着焦大柱身子挺壮实啊,焦大更不用说了,早就没了媳妇不说,本身还能活到八九十岁,身体能差?这样的能用上这个?

“我家没有,可贾家有啊。就在京城北面不远,京城的几个养牲口的庄子里,有一个就是专门养鹿给府里老爷们享用的。那什么鹿血、鹿肉、鹿筋、鹿茸什么的。府里每个庄子日常采买从哪儿来?”

不说不觉得,一说还真是,富贵人家吃用的东西若是全靠市面采买,那怎么供得上这些老爷太太们的所需?

不过贾家的,他能买?

“怎么不能买,按照府里的规矩,每年只要供应上一定的量,剩余的,就可由着那边的管事另外发卖出去,只要不少了庄子上的开销就成。听说因为这个,那边管事一年能落下好几百两银子呢,就是下头做活的,每年也能得上五六两的好处。为了这个,那些庄子上的人做活可积极了。”

听焦大柱的意思,如今贾家的庄子经营的挺好啊,还是主家和下人双赢的局面?那后来怎么就闹得入不敷出了呢?

算了,不管了,这和他也没什么关系,只要自己要的东西能有就成。

“那我这要怎么采买?直接上门?”

“那许是不成,哪怕是往外头卖呢,那边也挺谨慎,毕竟说到底,这也是卡了主家的油水,万一哪天被人……所以不好招摇。掌柜的要是真的要,那让我爹去一趟吧。”

说到焦大,焦大柱日常有些老实的容色难得骄傲了几分,用略带几分炫耀的口吻说到:

“那些庄子的庄头好些都是亲卫出身,和我爹多少都有些交情,他去买,不单是能买出来,价钱也更实惠些。”

从没想过焦大的关系还能这么用,那这么些年老焦家日子过得这么清淡……就不是一般的本分老实了。

想到这些,韩秋生看向焦大柱的眼神都带上了几分感慨。

安贫乐道几个字说来简单,可真能做到的不多。而守在这样的富贵窝里,看着周围那么些个比他差的都发了财,还能依然严守本分的,那更是值得敬佩。

只是这样一来,让这样的人为自己这点事儿破了规矩,是不是有些不大好?

“放心,我爹才不会干偷偷摸摸的事儿呢,必定会先和国公爷说一声,过了明路再去。不过是求药,还是这样在贾家不稀奇的东西,难不成国公爷还能不准?”

咦,还真是。那既然这样,事儿就这么定了。

韩秋生心里负担一去,人立马就变得大方起来,从怀里那出了20两银子,往焦大柱手里一塞,笑呵呵的说到:

“我也不知道这东西是个什么价,这银子且当我的定金,等着说定了数,你来同我说,我到时候一并给了。”

事儿还没定下就给定金?这是信得过他老焦家的人,也信得过他们家的本事呀。

焦大柱背脊一挺,十分慎重的接过了银子,往怀里一塞。

“掌柜的你就听好消息吧。”

嘿,这事儿办的,怎么和立军令状一样了?他其实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怕这方便跑了而已。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