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冬日到(2 / 2)

“下次您去漫水桥那边,我教您做,”佳慧说:“就是那个面包窑不好控制温度,我上午守在旁边烤的,这旁边还烤焦了一点。”

“焦的也好吃,”奶奶忙说:“就是吃了胃里不踏实,跟没吃东西一样。”

大家都轰笑起来,姑姑赶紧招呼大家:“那正好,吃菜吃菜!”

冬天自然要吃锅子,因此主菜是排骨煨藕。排骨煨得烂烂的,都离了骨,一截截白藕也是又甜又面,端到炉子上时还要再洒一把碧绿的蒜苗段。除了这热气蒸腾的一大锅,姑爹又做了炸肉丸、炸红薯丸、炸藕夹、炸茄夹等,奶奶看了直笑,说:“哎哟,又不是过年,怎么支起油锅炸东西来了?”

在过去,这些费油的东西只有过年时才能享用的。但现在不同了,姑爹笑着说:“我们苗苗一年也只过一回生日嘛。我想着,反正是烧热了一锅油,干脆多炸些。等会儿你们也装些带回去吃。”

姑姑也举起筷子,对外婆说:“亲家太太,您也尝尝我们士贵的手艺。妈,我坐得远,你给亲家太太夹两筷菜!”

奶奶便要给外婆挟菜,外婆忙忙地把碗端远了些,嘴里直嚷嚷:“我自己挟!一家人不要讲这些虚礼,想吃什么我自己来!”

最后她碗里仍然被挟了好几块排骨和炸肉丸之类的硬菜,姑姑又要给佳慧布菜,佳慧端碗站起来了,冯小河忙拉住姑姑,说:“好了好了,你让她坐下安生吃,又不是没长手,她想吃什么不会自己挟么?”姑姑这才作罢。

饭桌上大家又说到香菇厂里的事,姑姑这边早就相中了几个相熟村民,只等第一茬菇冒出来,便要邀别人去厂里采菇。这时节田里没什么事,有钱挣大家当然都愿意来,况且离家又近。大家商量着是按一天多少钱计工钱,还是按采摘的香菇计工钱。

“要是不限早晚,采多少香菇算多少钱,那你要多少人我就能找多少人。”姑姑信心满满地对冯小河说。因为村里很多人,尤其是女人们,到了下午四点左右,都是要回家接孩子喂猪做晚饭的,若限定几点下班,那便只有一些男人会来菇厂干活儿。但男人采摘起来肯定没女人手脚麻利。但若说按计件发工资,又怕这些人贪图那点小利,到时候胡乱采,把没长好的香菇也一并采了来,那损耗就大了。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佳慧和冯小河还是决定,就按计件发工钱,但是每个采摘的人都发一个有固定编号的筐,自己采的香菇装在自己筐里,成色怎么样,看看筐里的香菇就知道。若说不按规定采菇,那这人下次就不再请了。

奶奶在旁边听了半天,最后笑道:“你们这个搞法,就是资本家那一套!”

冯小河也忍不住笑了,“哎呀,我这辈子都没想到,我还能跟资产阶级沾上边。”

“怎么不沾边?”佳慧昂头说:“抵押的好几百万资产呢。那些厂房设备,哪样不是钱?”

冯小河挠挠头,现在提起替胡春平担保的事情,他心里不再像以前那么难受了,只是轻叹一声:“干了快一年活儿,终于能看到钱了。”

“咱们菇厂的那些棒子,不是我自己夸口,连老张看了都伸大拇指。”姑爹自豪地说。老张是姑爹请来的乡村种菇大师傅,但也只是每年在自家门前搭两个棚,种几千根菇棒。“咱们什么都按小河说的办,消毒做得好,感染杂菌的棒子也少。老张看了,还在朝我打听,我们是怎么弄的。我就照实说了。”

“你怎么说的?”姑姑忙问。

“我说,”姑爹傲然挺胸,“我们小河跟佳慧读了那么多书,那都不是白读的。他们有文化的人,做事情跟我们这些土老冒确实不一样。”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