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新年到(2 / 2)

佳慧问:“你们都吃了吗?冯小河呢?”

“我们都吃过了,小河到厂里放鞭去了。”外婆给她端来一碟腐豆腐,又问:“吃香肠么?给你切几片放碗里?”

“不要了,这个就很好。”佳慧嗦着面条,看着热气腾腾的厨房,她深爱的老人们在灶台上忙碌,她深爱的孩子在和狗炫耀红包,而她深爱的男人正在回来的路上。她忽然就觉得昨晚那些梦变得模糊不清。在山村的这间小屋里,一碗清汤面,吃得人心满意足。

九点多钟,姑姑家赶着第一拨来给他们拜年了。上台阶时,姑姑是被文琳搀上来的,几步路走得她跐牙咧嘴,一步一“哎哟”,奶奶和佳慧都吃惊道:“这是怎么了?”

“哎哟我的妈也,”姑姑瘸着腿,艰难地走上晒谷坪,说:“昨天踢了几个毽子,比挑了几担谷还累!晚上睡觉我这腿子就酸酸的,不得劲儿,今早还疼起来了!”

大家都哄笑起来,奶奶嗐了一声,说:“叫你踢!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年纪了,还跟他们年轻人比!”

林芬在后面牵着苗苗,笑道:“都怪文佳和文琳,昨晚上回家了,还缠着让妈教他们踢毽子。踢了半夜呢,我都跟他们说别累着了,非不听!”

虽然昨天刚见过,但这毕竟是新的一年,大家于是说着新年的吉祥话,相互拜起年来,大人忙着朝对方孩子手里塞红包,这过程自然免不了一番撕扯。姑姑因为腿疼,在和奶奶及外婆的撕扯中没能很好发挥实力,被拉进屋里喝茶时很是不情不愿。

客厅开着电视,茶水瓜籽点心水果一应俱全,但大家还是更喜欢往厨房钻,这里干净又暖和,实在是聊天的最佳场所。奶奶只好让冯小河把茶水端到厨房的长桌上,让大家随意吃喝。没聊几句,外面传来三妹的狂吠,原来是第一拨拜年的人到了。

三妹还从未在家里看见这么多人,激动得汪汪乱叫。佳慧忙道:“苗儿、七宝,把你们妹妹带到楼上房间里去!别让它把嗓子给叫哑了。”

两个孩子便领着躁动的狗上楼去了。从院门外走进来七八个人,男女老少都有,老远就给大家道新年好。领头的是冯小河的一位堂伯母,快七十岁的人了,上了坡,拉着奶奶的手就亲热地叫三孃,说:“去年就听说您搬过来了,一直要过来看看您,总也不得空!您这小院真齐整,在这边还住得惯么?”

奶奶忙说:“难为你惦记着我,你天天要在家哄孙子,哪里来的空?我这边住着蛮舒服,就是离村子远了些。得亏我们亲家太太也过来了,这才有个聊天的人!”

堂伯母忙又向外婆问好,又问奶奶的身体,奶奶忙把自己新装的假牙——现在已经不算新了,但这些老亲老戚们好多都没见过——趁机炫耀了一遍,双方没完没了地聊起天来。这时也不论什么早饭午饭,凑够一桌人便开饭。文佳文琳帮着端菜,林芬佳慧在灶头照看,奶奶外婆陪客,大家正吃着,又一拨拜年的人进来了,照例是问奶奶的身体,又夸小院收拾得干净齐整,大家忙着添碗筷添菜,一桌人挤着坐下,一起吃饭。

女人孩子不喝酒,吃完就下桌,在院子里玩耍晒太阳。男人们则喝着酒,聊着去年的收成,打听冯小河的香菇厂挣了多少钱。这时候便显出奶奶这个农村妇女的智慧了。虽然奶奶逢人就吹嘘佳慧写稿挣了钱,但她却从没跟人说过香菇厂的真实收入,还特意嘱咐冯小河和姑姑,让他们“财不露白”,免得惹得乡邻们眼红。因此一顿酒喝下来,冯小河没说多少话,倒是听了不少新闻,都是亲戚邻里间谁干什么赚了多少钱等等的故事。

姑姑吃完饭就让文琳在这里帮忙,她和文佳林芬带苗苗走了,他们家也要待客,也要去各处拜年,姑爹一人留在家忙不过来。一上午断断续续有人来拜年,奶奶忙着发红包,冯小河和文琳端茶倒水,佳慧和外婆便在厨房忙碌。等中饭吃完了,拜年的人少了,一家人这才歇了下来。

第一天冯小河便也带着七宝,挨家挨户地回拜。七宝穿着崭新的棉袄,扎两颗丸子头,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去,回来时玩得丸子头也乱了,脸也脏了,带回来不少红包,还认识了很多小伙伴。年初三她回家来,惊奇地问佳慧:“妈妈,我怎么还有一个侄儿?”

奶奶哈哈大笑,道:“这有什么稀奇?“大房人大,幺房辈高”,我七宝虽然才不到四岁,按辈份算,还有个八九岁的侄女呢!”

七宝虽然听得半懂不懂,但不影响她兴奋地给幼儿园同学打电话,“端端,跟你说哟,我有一个侄子!他比我还高,读大班!”

“刘子健,新年快乐!……你知道吗?今天有人叫我姑姑!他还是幼儿园太阳班的大哥哥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