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采菌子 后山里能捡到这么多菌子(2 / 2)

佳慧便进屋换了长袖长裤,戴了顶帽子。出来时就见姑姑也已经装扮整齐,背了个小背篓,还提了一把五齿钉钯。佳慧奇怪道:“捡菌子还拿这个?”

姑姑说:“我路上顺便找找,看有没有蜈蚣。”

姑爹在树下择菌子,闻言笑道:“现在这个季节刨蜈蚣正好,你姑就靠这个钉钯,一晚上能挣百把块钱,那还不是走哪儿提哪儿?”

奶奶和外婆两个财迷都诧异了:“捉蜈蚣一晚上能挣那么多钱?”

“听他吹牛!”姑姑谦虚:“就只那一晚运气好些,卖了一百多块钱。平时也只能挣个一十块。”

佳慧也背了个背篓,跟姑姑绕过南边山墙,从林间小木屋旁边一条被荒草覆盖的小路,朝山后走去。幽深的山林里,树下满是灌木和腐质落叶,四处不时传来鸟儿咕咕的叫声。两人一前一后地走着,在路边灌木丛中仔细搜寻。没走多远,姑姑就惊喜道:“看!”

“在哪儿?在哪儿?”佳慧把头晃得像拨浪鼓,左看右看,啥也没发现。姑姑笑弯了腰,指着一堆松毛针说:“看这里!你朝哪儿看呢?”

佳慧这才发现,落叶间有几个白点,扒开叶子,露出了大大小小的几个白伞盖。

“哇!”她很惊喜地拿出相机,蹲下来对着那丛菌子左拍右拍。

姑姑便提着钉钯,把旁边的石头翻开,仔细搜寻。偶尔石头下面会爬出一条五彩斑斓的蜈蚣,她忙一个箭步上前踩住,掏出小刀,把蜈蚣头上的毒牙去掉,装进一个打了孔的塑料瓶子里。

佳慧采完菌子,看她抓蜈蚣,简直头皮发麻。她最怕这些多脚长虫,站得远远的,偏姑姑还把瓶子盖好递给她:“这都是钱!给你抓着玩,蜈蚣爬在手上痒酥酥的。”

佳慧疯狂摇头,“别拿过来!我不敢!”

姑姑哈哈大笑,把瓶子丢进背篓,“这有什么好怕的?去了毒牙的蜈蚣,连苗苗都敢抓。”

佳慧顿时对苗老师涌上钦佩之情,两人继续往前走,路上姑姑教她:“先前长过菌子的地方,过段时间会再长。你把这个地方记着,下回再来找菌子就快多了。”

佳慧答应了,笑道:“你们上山采菌子,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藏宝线路图?”

姑姑竟然听懂了,感叹道:“有时候看好的地方还不是被人截胡!捡的人多了,就要赶早赶巧,最好是头天落一场雨,第一天赶早上山,那就没有捡不到的。”

“呀!”这回是佳慧先发现了一窝菌子,“姑,你快来看,这颜色红红的,能不能吃啊?”

姑姑过来看了一眼,很老练地说:“能吃,这是红菇,味道可好了!”

遮天蔽日的山林里,树下常年阴凉潮湿,厚厚的落叶成了腐殖层,最易生长各类野生菌。松树菌、红菇、灰灰菌和奶浆菌是这里最常见的,运气好的话能捡到鸡枞菌和牛肝菌。在一根倒地的树干上,佳慧和姑姑还发现了密密麻麻的黑木耳。

“好大一盘菜!”等佳慧拍好照片,姑姑喜滋滋地把木耳揪下来,“新鲜木耳凉拌我最喜欢吃了,跟吃肉一样!”

“要是我们香菇厂也能种这些菌子就好了。”佳慧说。

“那种不活,村里也有人试过。”姑姑说,“野地里下一场雨,它们就冒得到处都是,但若说特意去种它,反而种不活,也没产量。谁愿意费那个心……”

两个人在林间不知穿行了多久,各自摘了半背篓菌子,才慢慢往回走。路上佳慧又在一棵树旁发现了几株形状奇特的菌子,肥硕的菇柄上,包裹着蜂窝状的伞盖,看着跟羊肚似的。这个她认识,是羊肚菌。

这一次,连姑姑都夸她运气好,“这个菌子好吃,晒干了也特别好卖!我们那边山上很少碰到,这边林子里说不定还有,下回再来仔细找找!”

两人满载而归。到家后佳慧把刚摘的菌子拿给外婆和奶奶看,外婆很是惊喜,拿着一朵比手掌还大的松树菌问:“后山里能捡到这么多菌子?”

“再多您都别去!路难走,还滑得很,我都摔了一跤!”佳慧掸着身上的落叶和泥土,给跃跃欲试的外婆泼了盆冷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