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造纸术(1 / 2)

“你们有人来自宣城郡吗?”沈舒只能这么问道。

这些纸工纷纷摇了摇头, 沈舒有些失望,不过有纸工道:“小娘子,某虽没去过宣城郡, 但却也从未听过宣城郡产好纸啊。”

所以这个时候还没有宣纸吗?

沈舒揉了揉眉头,她真不知道为何穿越的是她, 不仅化学知识还给老师了,还是个历史盲。

“你们有造好的纸吗?拿来我看看。”沈舒对着这些人问道。

造一批纸的时间并不短, 有些久的甚至要历时经年, 所以新来的纸工都纷纷摇头,倒是袁家的老人有了底气, 很快将三四种纸张放到了沈舒面前。

沈舒将这几种纸都拿在手中对比,第一种一看就十分粗糙,她甚至都没有见过。

看到沈舒疑惑,袁家的仆从赶紧道:“小娘子, 这是庄子里用来售卖的麻纸。”

“我平日里并未见过这种纸。”沈舒道。

“这种纸制作粗糙, 岂能呈送小娘子和郎君书用?”袁家纸工赶紧将沈舒带到下面两样纸张面前道,“庄子里呈送主家的都是皮纸、剡藤纸或是茧纸。”

沈舒放下手中的麻纸,然后看向剩下几样纸, 确实更为平滑和白亮, 是她平日会用的纸, 这种纸不用想价格也更加昂贵,造价也更加高昂。

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沈舒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为何都是软纸?”沈舒不懂, 她记得宣纸是有硬纸的, 可南雍似乎还未有硬纸。

一旁的纸工们都齐齐摇头:“小娘子,纸如何会是硬的?历来纸如帛,若是硬了还如何书画?”

沈舒明白这些人误会了她的意思, 她说的硬纸是说后世书本、作业本的那种纸,以手触之有清脆之声、光亮硬密。她是历史盲,但前世也是参观过博物馆的,还记得里面讲解过古时是有这种硬纸的。

可能只是这个时代没有罢了。

沈舒轻叹一口气道:“硬纸之事再说,我且问诸位这皮纸是用何物所造?可是树皮?还有剡藤纸、茧纸又是用何物所造?”

“回小娘子,这皮纸多是用楮皮、桑皮制作,至于这剡藤纸也就是藤纸,其实也是皮纸的一种,用的是藤皮,因这藤纸原产于剡县,所以又称剡藤纸。昔年茧纸最为珍贵,为一时翘楚,便是二王都用茧纸书画,今日倒是藤纸更为出色,士族书画也多用藤纸。”

沈舒懂了,也就是生产技术更迭了,藤纸已经取代了茧纸。

“那蔡侯纸呢?”沈舒好奇地问道,她还是知道古代四大发明的,特别是蔡侯改进造纸术。

纸工一听沈舒如此说,就知道小娘子是个外行,赶紧道:“时下造纸之法与蔡侯纸相似,甚至更佳,某敢说就是蔡侯纸也不会比某现下造的纸好。”

随后纸工又道:“别说是蔡侯纸,就是左伯纸现下也不如藤纸了。”

沈舒:果然她的历史知识又再次没用了!

她也算是明白时下造纸技术的阶段了,就是造纸术已经改进,但闻名后世的宣纸还未出现,现下应当算是造纸业的发展时期。

“您如何称呼?”沈舒看着一直和她搭话,而且说起自己手艺时一脸骄傲自信的中年人问道,对于有技术的人她一直很尊敬。

“不敢,小娘子叫某一声卫伯就好。”卫伯赶紧拱手道。

沈舒从善如流:“卫伯,我对造纸术了解不多,但却有不少需求,不知卫伯能否替我办到?”

“小娘子尽管吩咐!”卫伯高声道,“只要是市上有的纸,某定能给小娘子造出。”

沈舒:可她要造的不是市面上的纸!

不过她也没说,而是道:“我觉得时下的纸晕墨,我运笔时常因走墨而晕染,不知卫伯可否在纸张下些功夫?”

她记得后世宣纸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这点,这也是评判纸张等级最重要的标准。时下的纸张确实极为容易晕墨,这也是沈舒觉得时下造纸术最大的问题。

“这……”卫伯有些犯难,迟疑道,“倒也不是没有法子。”

沈舒眼中露出笑意,鼓励道:“卫伯只管说就是。”

“这晕墨也不过是因为纸张表面粗糙所制,只要将纸面处理让不均匀出填粉,再加蜡、抛光,让纸张光滑即可。”卫伯说道。

听到这话沈舒眼前一亮,问道:“卫伯可有试过?”

卫伯苦笑着摇头:“小娘子,这事看似容易,其实极难且费时费力,要砑光、拖浆、填粉、加蜡、施胶等,这纸本来就昂贵,再这么一处理自然就更贵了,郎君多求简朴,不求此等奢靡之物,所以某虽有想法,但却一直没试过。”

沈舒点点头,这就是市场没需求,所以生产力没发展。

“卫伯只管去做这样的纸。”沈舒道,“你既是我的佃户,只管按我说的去办就好。”

“喏。”卫伯有些欣喜,他造了一辈子的纸,自然想要造出这天下最好的纸。

“其次,我想要多造纸,不知卫伯可有法子?”沈舒问道,提高纸的质量后,最重要的就是提高纸的产量了。

卫伯问道:“小娘子造纸是自用还是售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