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香辣排骨(1 / 2)

燕京小厨娘 叶流金 9035 字 7个月前

一份又一份羊肉砂锅端出去,雪白的蒸汽腾腾而上,一时间,南华楼的楼上楼下全都是热乎乎香喷喷的羊肉砂锅的香味。

羊肉汤独有的气味格外霸道,这南华楼里这么多的食客,每桌点的菜都不同,可是不管什么菜在羊汤的香味下都显得黯然失色,那种味道像是带着温度,还没等入口,就觉得浑身上下都热乎起来了。

从外头乍一进屋,周身的寒气似乎一下子就被驱散了,杨孝眨了眨眼睛,视线竟然有几l分模糊。

有那么一瞬间,他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家中,那个虽然贫穷却温馨无比的家。

那时,一旦到了天气冷的时候,他的妻子也会去花上几l个铜板,买一两根最便宜的羊骨头,然后守着炉灶炖上一下午,将没有什么肉的羊骨熬成微白的热汤。

那汤虽然清淡,却带着羊肉的滋味,再加上白菜豆腐粉条,连汤带水地喝下去,也会让全身都暖起来。

可是那样的日子没有来了,再也不会有了。

闻着店中空气中羊汤的香味,杨海不由自主地咽了一下口水,抬头看向杨孝。

“爹,咱们真的要在这里吃饭吗?”

孩童稚嫩的声音把杨孝从恍惚中唤醒,他回过神来,摸了摸杨海的小脑袋。

“对,咱们就在这吃,爹有钱,你想吃什么,爹都给你买!”

杨海虽然才六岁,却十分懂事,听了这话不但没有面露雀跃,反而有些担心。

“爹,你把家里的东西都卖了,这钱……还是省着点儿花吧,我不饿,咱们回去喝米汤就行。”

听了儿子的话,杨孝心里一痛。

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来,说道:“东西没了就没了,左右以后也用不着了。咱们先吃饭,吃饱了,爹带你去找娘。”

以后,他们一家三口再也不用分开了。

听到他的话,杨海点点头。

“好啊,爹,一会儿咱们去买几l个糖烧饼,娘以前最爱吃糖烧饼了……”

听到这话,杨孝再也笑不出来了,强忍着悲痛点点头。

一个伙计引着父子俩去墙边一个空桌坐下,热情地介绍道:“客官想来点儿什么?这大冷天的,来个羊肉砂锅怎么样?您瞧瞧,来吃饭的客人都点这个菜呢!”

确定伙计说的羊肉砂锅就是他们闻到香味的那个菜,杨孝就答应了。

“就来一个你说的那个砂锅,你们这儿还有别的什么招牌菜?”

“要说招牌菜,那可就多了!客官您是头一回来吧?别看咱们南华楼才开了没几l天,可是来吃过的人谁不夸一声咱们酒楼的菜做得好吃?客官您爱吃什么,尽管点,咱们南华楼每道菜都是招牌菜!”

杨海瞪着一双清澈的眼睛,几l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的什么都会做吗?那有没有糖烧饼?”

如果这家酒

,小声问道:爹?[,这里的菜这么好吃,会不会很贵啊?你的钱够不够付账?”

杨孝笑了笑,说道:“你忘啦,咱们刚才不是把家里的东西都卖了吗?卖了一两多银子呢,吃顿饭肯定是够的!”

在杨海看来,一两多银子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

虽然这些钱是他们的全部身家,只用来吃一顿饭似乎不妥,可是这么多喷香的食物摆在面前,杨海那小脑瓜根本就不够转的了,满脑子想的都是吃好吃的。

他拿起一只鸡腿,站起来踮着脚,放在杨孝面前的碗里。

“爹爹吃鸡腿。”

“诶,小海你也吃啊。”

父子俩饿了许久,又顶着寒风走了许久,浑身都快冻僵硬了。

一碗热腾腾的羊汤下肚,他们的胃口也一下子打开了。

蜜汁鸡腿又香又甜,水煮鱼热辣辣的,吃着十分过瘾,就连木须肉里的炒鸡蛋都格外美味。

一顿风卷残云之后,杨孝满足地打了个饱嗝。

杨海吃得急了,更是靠在椅背上,小手扶着圆滚滚的肚子,撑得扭来扭去,只觉得怎么坐着都不舒服。

还是伙计有经验,送了一壶消食解腻的山楂红枣茶上来,又帮他揉了几l下肚子,杨海才觉得好了些。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对伙计道了谢,又看向杨孝。

“爹,都是我不好,这里的菜实在是太好吃了,我一时没忍住……”

杨孝哪里舍得怪他,惭颜说道:“是爹没用,让你饿了这么久……”

自打媳妇去世,家里就日日冷锅冷灶,他在外头做工有一日没一日地挣点小钱,又要管儿子,日子就过得越发捉襟见肘。

想起来,杨海已经许久不曾吃过一顿热乎乎的饱饭了。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杨家却连买柴火的钱都没有,杨孝走投无路,索性把家里的东西包圆全都卖了,带上儿子出了门。

这么冷的天,没柴火没钱没粮食,他们早晚也是冻饿而死,还不如临死前吃顿饱饭。

抱着带儿子吃最后一顿好吃的的想法,杨孝走进了南华楼。

可是在温暖如春的酒楼了坐了半天,又吃了一顿美味无比的饭菜,他的决心就动摇了。

他一个人,死了也就死了,可是小海才六岁啊!

孩子已经没了娘,要是再没了爹,以后可要怎么过?

与其流落街头,甚至那些见不得人的去处,还不如跟着他一起去了干净。

可身为父亲,他又怎么舍得拉着亲生儿子去死?

望着杨海那天真的小脸,因为吃了一顿可口的饭菜,就露出幸福又满足的神情,满眼满脸都是对父亲的依恋和信任,杨孝只觉得心里苦涩无比。

都是他没用,如果他再多干点儿活,他们父子说不定就不会落到这一步了。

杨海喝过了山楂茶,觉得肚子舒服一些了,又忍不住用手指沾了点盘子里剩余的油汤,放

,不知谁说起了南华楼生意多么好?,只怕做的菜比梅源记都要好吃,大家听了都又羡慕又好奇。

一说起来才知道,竟然还有邻居只送了贺礼,却没有去南华楼吃过饭的,甚至还有人压根就没去过南华楼,还跟武大娘打听南华楼在哪儿。

都是多年的老邻居了,平日里又对武家照顾有加,武大娘便跟她们说好,等卖完烧饼就带她们去南华楼认认门。

武大娘想着,南华楼不卖早饭,这会儿去店里也不会耽误生意,便早早收了摊,就带她们来了。

四九一看打头的人是武大娘,赶紧撂下扫帚迎了上去。

“武大娘,婶子们,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要不进屋暖和暖和?”

此刻还不到开张的时候,四九压根就想不到这些人是来南华楼的。

武大娘问道:“梅儿在不在店里?我们过来看看她。”

四九连忙说道:“在呢,大娘和婶子们先进来,我这就去叫梅姑娘。”

领着她们进了大堂,四九就去后院找梅娘了。

武大娘带着七八个人进了店,待看到店里的样子,众人顿时就惊呆了。

外头的大门和招牌已经是那么气派,店里更大,虽说不上多么华丽精致,却处处干净铮亮,再看那溜光水滑的桌椅,大块青石铺的地面,随处可见的字画和花瓶等摆设,大家更是啧啧称叹。

“这里头可真大呀,还有楼上呢!”

“这么多桌子,要是坐满了,怕不是要三两百个人吃饭?”

“真好看啊,我活了四十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地方!”

大家虽然惊奇,却都没有到处乱摸乱碰,甚至都不敢多走几l步,生怕踩脏了这整洁的地面。

梅娘听说武大娘来了,就让桃娘帮着清点刚买来的菜肉,自己则走了出去。

待看到梅娘出来,众人更是眼前一亮。

才短短几l个月的功夫,梅娘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虽然身上依然穿着家常衣裳,头上也没有多余的簪钗配饰,甚至连脂粉都没有涂抹,可是那淡然的气质,自信的微笑,就让她整个人从头到脚都透着气度不凡。

“梅姑娘真是越长越漂亮了!”

“谁说不是呢,这么好看的姑娘,做菜还那么好吃,在咱们南城可再也没有第一个能比得上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