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李家祠堂(2 / 2)

这是一座宽敞的庭院中央,四周环绕着静谧的围墙,屋顶高高翘起,边缘装饰着华丽的琉璃瓦,反射着阳光的光芒。

整个建筑由红色的檀木建构而成,木材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如果刘铭没记错的话,这个房间之前似乎是个藏书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改成了灵堂,看着门廊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红底金字匾额,上书\\\"先祖灵堂\\\"四个大字,金色的字迹闪烁着光华。

走进灵堂,正中方向摆放着一张巨大的神案,神案上陈列着先祖的牌位。牌位通体雪白,上面刻着先祖的名字和生卒日期。

神案两旁摆放着鲜花、果品和香炉,香炉里燃烧着淡淡的檀香,缭绕出一片神圣的氛围。

整个灵堂的墙壁上挂着丰富的装饰画,描绘着祥云、山水和花鸟的壁画。

一幅幅山水画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花鸟画则象征着吉祥和生机。

刘铭隐约记得,有几幅字画在李府的书房曾经看到过。

李文清率先上前,拿了三炷香,在两旁的大蜡烛上点燃,而后退下来,看着刘铭和李诗桃。

李诗桃秒懂,瞬间拉了拉刘铭的衣袖,随后也走上前学着李文清的样子,也点燃了三支香。

随后,在李文清的带领下,三人跪在地上的跪垫上,恭恭敬敬的拜上三拜。

“我们李府崛起于先祖李青霄,昔日,我李府还只是一个落魄寒门,先祖李青霄还是一个瘦弱的孩子,前朝大永王朝暴政,百姓民不聊生。”

“先祖因为天灾,父母双亡,只能带着3本书籍,逃难到新田村,在此结识了同处于少年时期的余永年,也就是大虞的开国皇帝。”

“二人在新田村相互扶持三年,天下大乱,余太祖武艺有成,前去加入了反叛军,三年后,余太祖便成为了反抗军一支3万叛军的头领,不过他空有武力,智力却不足,当年大永王朝几乎垄断了读书人,没有智囊,反抗军虽然战力强大,但是却屡屡被大永王朝的人埋伏,用计打的溃不成军。”

“余太祖便想到了童年时期的好友,李青霄!原本先祖李青霄已经功成名就,在大永考取了功名,不过由于无权无势,只能在书苑教书为生,受到余太祖邀请,加入了反抗军。”

“在有了智囊李青霄的加入,加上余太祖的勇力,他们的势力开始急速膨胀,仅仅3年,就拉起了一支80w大军的势力,随后与大永的一战中,利用水攻,击败了朝廷的120w大军,成功推翻了大永的300多年的基业。”

“同年,余太祖登基,立新王朝为大虞,让天下人读书,习武,并且封先祖为开国元勋,免死金牌,见帝不拜,若非大虞没有裂土封王,少不得得给李青霄整一个。”

“这两百年来,李家代代都有人才出,几乎垄断了大虞的宰相一职位,直到先帝余烈,因为有人诬告我奶奶的家族余帝国私通,意图谋反。”

“而后扁去了我爷爷和父亲的职位,查抄了家中财产,收回了免死金牌,可怜我那发妻也是我奶奶的宗亲,因为没有我李府血脉,无法收到免死金牌庇佑,只留下才2岁的小桃儿,就被斩首。”

“自那以后,我李府一蹶不振,为了保护家里的家丁,我们遣散了人员,只留下一生无后的李阳叔,我爷爷和父亲也很快相继离世,我也是自此一蹶不振。”

“不过,为了看到小桃儿能顺利成长,嫁个好人家,我也靠着自己为数不多的手艺,开了个当铺度日,加上偶尔出售一些府中隐藏的宝物,这才能勉强维持李府运转,接济李府家丁的后人。”

刘铭也是恍然大悟,难怪经过了十几年,李文清只是说了句要重建李府,立刻就让几十人辞去工作,回了李府,而后也是靠着李府商队的崛起,再次招回了大量李府曾经的家丁后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