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民变(1 / 2)

太宗三年五月,天气开始热起来的时候。

大唐各个地方的民情跟天气一样,悄然热了起来。

先有安南道南安城民众,不满安南军解决粮食问题发生了冲突。

双方冲突中死亡民众百人后,南安城中就有大量民众被人组织起来。

安南军派出了军队镇压,双方爆发了更激烈的冲突。

消息在一个月后传到了神都。

就在安南府出现了民众因为粮食的问题,发生民变的同时。

大唐十二道中就有六道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这些情况在以最快的速度传进了神都。

太宗皇帝立刻召集群臣在宣政殿议事。

坐在龙椅上,下面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一言不发。

看到这样的情况。

太宗皇帝只能把话题挑起来。

“现在六道都出现了民众对粮食供应问题不满,各位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文官都把目光投到户部尚书苏保森身上。

武将则把目光看向兵部尚书刁仁生身上。

两人明显感觉到了大家的眼光。

但两人对太宗皇帝的问话,还真的没有办法来接。

粮食现在发生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分配出现了情况,而是供给出现了不足引起的。

赵王在前几年就用控制肉粮的方法,把粮食的供给暂时给稳住了。

但是随着佛门进入了大唐后,肉粮的问题没有办法彻底解决掉。

表面上官府明面上控制了的肉粮养殖。

实际上不管是道门还是佛门都在暗中大量的饲养肉粮。

肉粮是非常消耗粮食。

这些饲养肉粮的粮食从哪里来。

只能从两家暗中依附他们的势力来出。

但这些依附的势力在苏正的粮食政策下,粮食并不充裕。

给上面出了粮食,自己的粮食必然会出问题。

这样就形成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情况。

这些势力就利用手里的权势,用各种手段压榨自己势力内的普通民众。

从这些民众手中用各种手段抢粮食。

粮食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

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感觉到粮食越来越不够吃了。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这次的民变闹的格外的大。

这些情况其实大唐朝廷早就察觉到了。

可粮食增加产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苏正让七十二支丙级军团清理荒野抓凶兽驯养。

这些方法只能解燃眉之急。

并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

当然这其实也和他放任的做法和故意的不作为而有意为之。

很多的情况都是自己默默操作并且统一规划布局。

其他人都只是他整个布局的一个环节。

根本就无法看到他布局的全貌。

这就让很多参与进来的人,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

最后的情况就是,既然自己无法想明白赵王殿下的布局。

那么就把吩咐自己的事情办好就行。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文臣和武将的两位表面上的带头人。

根本就没有办法给出太宗皇帝好的建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