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男子贫困潦倒,他心善救乞丐,乞丐:娶回你亡妻可富贵(2 / 2)

王东升和李大贵听了道长的话是痛不欲生,都在私底下默默落泪,而不敢在紫燕面前表现出来,只说些宽慰的话。

李大贵说道:“道士说了,你没有什么大病,只是过于劳累了,好好歇歇,开开心心的不要多想,很快就会好的。”

王紫燕心里明白,自己的病是好不了了,但她怕家人担心,尽量不表现出忧伤情绪,说道:“我知道了,只是我这一病,辛苦你了。”夫妻两个恩爱,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中却如刀割一般。

中秋节刚过,王紫燕的病突然加重,一下子就昏迷不醒了,一直昏迷了三天三夜才睁开眼睛,李大贵见妻子醒来是又惊又喜,赶紧拉住她的手,眼泪就刷刷的往下流。

王紫燕知道自己就要走了,心中也是悲痛万分,说道:“相公,恐怕我不能给父亲养老送终了,也不能陪你到老,更不能看见家宝长大成人了,我走了之后,就辛苦你了,你一定要好好待他们,好好照顾自己。”说着就咳嗽起来。

李大贵流泪点头:“娘子说的什么话,你不会有事的。”

王紫燕又说道:“我知道你是一个心善,厚道之人,会好好孝敬爹爹的,也会把家宝养大成人,只是想到咱们夫妻恩爱,有一事我放心不下。”

李大贵听妻子这么说,就赶紧问道:“娘子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事,就给我说,我一定会好好做的,你就放心吧!”

王紫燕说道:“咱们夫妻一向恩爱,可就怕我死了之后,就会忘了为妻。”

李大贵擦去妻子脸上的泪水,说道:“娘子怎么说这样的话,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是我心坎上的人,我怎么会忘了呢?”

王紫燕说道:“我对相公只有一个要求,我死了之后,你可以再娶妻,但只求不要剥夺了我的位置。”

李大贵听妻子这么说,心都碎了,说道:“娘子放心,我李大贵今生今世只爱你一个人,我决不再娶。”

王紫燕说道:“相公 还年轻,肯定是要娶的,只是不要忘了亡妻。”说完就咽气了。

李大贵见妻子去世,扑在床上大哭不止,王东升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是几度哭晕过去,最可怜的就是那王家宝,孩子刚刚五岁就失去了母亲,趴在床上哭哭啼啼不停,让人看了很是心疼。

人死不能复生,虽然有万般不舍,可也只能接受现实,李大贵也只得厚葬了王紫燕,整理心情继续生活,只是到了夜深人静之时,想到昔日的夫妻恩爱,总是泪如雨下。

眨眼王紫燕已经去世一年之久,王东升见李大贵辛苦,就劝他娶一个妻子,李大宝说道:“爹爹,我今生既和紫燕结为了夫妻,那就是一辈子的夫妻,无论生死都是。”

王东升见李大贵这么说,很是感动,但毕竟他才二十多岁,怎么能委屈了他,就再三劝慰,并找来媒婆给李大贵说媒。

一日,媒婆就领来一个女子,这女子名叫小芳,年方十八,长得像清晨刚摘下的黄瓜一样鲜嫩,让人看了眼馋。

媒婆说道:“小芳这女子聪慧伶俐,要是嫁给了李郎,必定是个贤内助,你就轻松多了。

其实这女子心气高,本不愿给人做填房的,可家中贫困,父母就想拿她换几两银子。”

自从王紫燕走了之后,李大贵每天忙于生意,也没有时间去想男女之事,只是晚上一个人的时候倍感寂寞,想着要是妻子活着该有多好啊!

李大贵熬不住寂寞,也想过再娶妻,但想到自己已经在亡妻面前说了不娶的话,心里就很纠结,如今见了这年轻漂亮的小芳,心一下子就活络了起来,把自己的承诺也抛到了九霄云外。

王东升见李大贵有意,就拿来银子给了那媒婆,让她给小芳家里送去,这件事也就定了下来,过了几日,李大贵就八抬大轿把小芳娶进了家门。

小芳是一个聪明的女子,来到王家之后,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李大贵也轻松了不少,对她也是疼爱有加,只是这小芳的一个要求让他很是为难。

夜里,夫妻二人躺在床上,李大贵要去碰小芳,但那小芳却不让碰,说道:“我为这个家没日没夜地操劳,却换不来你的真心。”说着就哭了起来。

李大贵赶紧劝说:“如今家中只有你一个,不做正妻,但待遇和正妻一样,不都是你当家做主吗?”

小芳一听恼了,说道:“她已经死了,保留这个虚名还有什么意思?我一个大活人,却要给你做妾,当真我就不如她?让人瞧不起。”说着就蒙住头痛哭不止。

李大贵经受不住小芳的软磨硬泡,又想到妻子已经去世这么久了,就打算扶小芳做正房,于是就去给王东升商量。

王东升想到自己死去的女儿,心中难免悲伤,但他是个明事理的人,说一切都由李大贵做主,李大贵见王东升不反对,就把小芳扶正了。

小芳做了正妻之后,一下子就端起了架子,对店里的伙计很严苛,动不动就指手画脚,挑三拣四的,弄得哪些伙计是怨声载道。

对下人严苛还算说得过去,可那小芳居然把自己的娘家人都接到了王家居住,私下里对王东升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总是指桑骂槐,对家宝也没有好脸色,李大贵在跟前的时候,小芳对王东升和家宝很好,所以她做的那些事李大贵并不知情。

只是王东升心里明镜似的,就找来李大贵说道:“大贵啊,如今我也老了,喜欢清净,我想着和家宝回老家住去,我种种菜,养养鸡,让家宝在乡下读书,我们爷孙也逍遥自在。”

李大贵知道小芳的脾性,心想是不是她得罪了岳父,就说道:“要是小芳哪里做的不好,还请岳父见谅。”

王东升只说没事,就是想家了,想回去住,李大贵见状,也就依了他,找来马车把王东升和王家宝送回了乡下老家。

王东升爷孙俩走了之后,小芳一家子住在城里,心情就舒畅了很多,整日里欢天喜地的,日子过得很是欢快,但不知为何,豆腐坊的生意却是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最后就成了入不敷出。

李大贵见家中的生意快要倒闭了,愁得整夜睡不着觉,白天也是吃不下饭,一日,他去城外散步解闷,就看到了一个乞丐。

那个乞丐胡子头发全白了,瘦的皮包骨头,一看就是很久没有吃饭了,李大贵本来心善,就拿出身上的二两银子给了那个乞丐,说让他买些吃食。

老乞丐接过银子,也没有道谢,就装进了兜里,李大贵见他收下,就要离开,那乞丐却叫住了他,说道:“我看你最近有烦心事?”

李大贵一听,心中的烦恼就加重了,忍不住就给那乞丐说了自己家里的事情,说妻子在世的时候,生意红火,妻子走后才一年多,生意就要倒闭了。

老乞丐眯起眼睛,想了一会儿说道:“你这是做了亏心事了。”

李大贵一听感到疑惑,自己经常帮助人,并没有做亏心事啊!问道:“请老人家明说。”

那乞丐说道:“要想你家的生意起死回生,就要再娶你那亡妻,让她做正室,还要把你那岳父接回,好好孝敬,用不了多久,生意就好起来的。”乞丐说完起身就离开了。

李大贵听了那乞丐的话,想到妻子临终前的话,知道是自己辜负了妻子,也没有好好孝敬岳父,对家宝也关心的不够,就心如刀割,泪如雨下,后悔不已。

李大贵回到家中,就把乞丐的话对小芳说了。小芳一听就恼怒道:“你休要听那乞丐胡说八道,你一个大活人要娶一个死人为妻,这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李大贵说道:“家中生意就要倒闭了,我只能再把紫燕娶回来,才能起死回生,没有别的办法。”说完就吩咐店里的伙计去办这事,气得小芳又哭又闹,又是寻死上吊的,可也阻挡不住李大贵。

李大贵叫人挖出王紫燕的尸骨,装在一个坛子里,抱回家中拜堂成亲,并让王紫燕做正室,那小芳一看,当着亲戚们的面就把那装尸骨的坛子给摔了,李大贵一恼就写了休书把她休了。

如今王家豆腐坊的生意不行了,那小芳被休也就没有什么留恋的,拿着自己平时克扣下来的私房钱,带着一家人就走了。

夜里,李大贵把王紫燕的尸骨放在房里,就代表入了洞房,想到当初夫妻成亲,恩爱有加,如今却是阴阳两隔,躺在床上流了半夜的泪,一直到五更天的时候才睡着。

他刚刚睡着,王紫燕就出现在了他的床前,说道:“相公,我求你把爹爹和家宝接回家中,好好待他们,这样我也放心了。

至于那正妻位置,我也不是非要你为我留着,只要你有这份心就可以了,你明日就把我的尸骨埋了,我也好去投胎做人,以后你尽管娶妻就是,只是要娶贤惠的妻子,才能保生意兴隆,家庭和睦。”

次日,李大贵就风风光光地把王紫燕的尸骨重新安葬了,又把王东升和王家宝接到了城里一起住,店里的生意也是一日日见好,不出一年,王家豆腐坊的生意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模样。

李大贵从十岁开始就跟着王东升学做豆腐,王东升早已把他当儿子看待,见他一直不娶妻,孤孤单单的也很是心疼,就主动说让他娶妻,李大贵本不想再娶,可拗不过岳父就同意了,说要遇到善良的才娶。

后来,一个要饭的女子晕倒在门口,被李大贵救了,那女子要报恩,就要嫁给李大贵,王东升见这女子长的也俊俏,心地善良,就说让李大贵娶了。

李大贵和那女子成亲之后,只让她做妾,正妻依然是王紫燕,那女子也不争,在家里任劳任怨,对王东升像亲爹一样孝敬,对家宝视如己出,一家人的日子也过得温馨幸福,生意日进斗金。

后来,王家豆腐坊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县城开了几家分店,李子贵也成了富甲一方的李员外,他经常救济贫困,帮助乡邻,做了很多好事,妻子又为他生了一儿一女。

王家宝长大之后考中进士,为官一方,他清正廉明,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则继承了家里的生意。

李大贵夫妇为王东升养老送终,他们夫妇活到了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各位看官:李大贵本来是一个善良的人,和王紫燕成亲之后,夫妻恩爱,怎奈王紫燕去的早,李大贵就又娶了妻,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对的,错就错在他不该有了新人忘旧人,对岳父和儿子都没有尽心照顾。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李大贵的新妻子小芳不是一个善人,对伙计们很是苛刻,私下里挤兑王东升和王家宝,这个家不和睦,所以也就不会兴旺,生意出现危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幸亏李大贵本性善良,给了乞丐二两银子,那乞丐就点醒了他,他休了恶妻,把亡妻扶正,又把岳父和儿子接回身边,好好照顾,后来又娶了一个贤惠妻子,豆腐坊的生意又恢复了繁荣,家里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情有义,不能忘恩负义,家庭和睦才能万事兴旺。

本故事与迷信无关,只是为了宣扬民间文化,教人向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