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击剑(2 / 2)

剑破诸天 大阡 3513 字 7个月前

前面说过,击剑馆的室内陈设与其他读书的馆所不一样,从入口转过屏风,大厅中央是练剑场所,两侧是射箭的场所。大厅往里是四个横向条形一尺多高的台子,是比武台,也叫击剑台。击剑、射箭被文人士族列为六艺之一,所以一切设施很完备。最后面是器械存放位置,器械的后面有几间屋子,博士室、更衣室等。

学生们进馆后,都在一侧座位坐好,座位是助教依据上课名单事先安排好的,一共分了四组。分组是博士与李辰几个人讨论的,第一组由李辰带队为高级队,先不设人员,由他从中挑选,是应对比赛选报名人员的。第二组由吴坚和王先带队,做组长示范。第三组由萧月和杨炯带队,第四组由郦影和田俪带队女生。

本来孙云和李辰共同带高级队的,同时要求每组的组长一边示范一边口授动作要领,但各位组长都说,口诀不是他们的长项,动作演示没问题。孙云说口诀多简单啊,只要理解了自然而然就说出来了。可大家说,这些年都是你当我们的第二个老师了,当老师、动嘴说的事都是你的,你当然觉得容易了,我们都一直习惯专研动作,所以不是当老师的料。最后连李辰也这么说,孙云才不得不承认。谈理论他是最强,也正因为这个,实战能力反倒一点一点被大伙追赶。所以背后他也和大家抱怨过,跟你们同门,最终你们都成为高手,我成为老师了。毛博士笑了,说那就发挥个人长处,由孙云代替他口授动作要点,其他人演示。

大厅里,讲完学习的程序后,大伙都起身拿起木剑,到场地中央分组面向比武台站好。组长们都到各自队前的台上演示,副组长到队员中纠正动作,毛博士坐在台上的椅子指挥,并随时补充孙云的口诀。孙云则在人群之中开始讲课,只听他说道:

“任何一门武术都一样,要有一套动作要领。击剑的动作口诀和要领是:

第一:剑心。虽然我们比赛不限制剑的长短,但不允许自己带剑,所以要使宝剑运用灵活稳定,必须在挑选比赛用剑后,找到合适握位。通常在距离重心位置向剑尾部移动二到三拳距离的部位,这段距离范围便是一般握剑的合适位置。

第二:站位。右手握好剑身(左手的相反),面向进攻方向立正站好,剑尖指向目标,并与目标位置离开半个或一个身位。握剑手拇指要和退外侧的侧线对齐。注意剑尖的指向必须与目标行进方向成一直线。

第三:手架。目光平视目标,左手平背式在前,引领右手方向。

第四:站位。身体站立的位置确定后,右手原位不动,在两脚立正的姿势下,左脚向左侧方或侧前方迈出一小步,左右尺度与肩相等,前后距离不超过一脚半或平行,右脚尖向右外侧转动自然,转动角度约为一面和一方之间。这样便可以构成一个稳定的站立姿势。移动后转动的距离和角度,以个人身体条件可以细微变化,以稳定灵活为准。

第五:面部。在运剑前,将下颏对准宝剑中轴线上,两眼保持水平向前平视,这样,面部中心,包括鼻子、嘴和下颏,便都能与宝剑和右手臂,进入同一个垂直平面里。动作要领一定注意:面部的垂直中心线与剑身的中轴线保持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

第六:后手。后手握剑时,手腕要能自由活动,拇指和食指在虎口处轻轻夹住剑柄,好象一个吊环,其余三个手指要虚握,千万不要握得太紧。出剑时,要前后摇动手腕,利用腕力将剑击出。这点极其重要,许多高难的动作都是依靠腕力发出。

第七:击剑。击剑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一环,前面都正确,由于这个动作不好,还是使不出各种剑法来。因此必须注意,握剑的后手与小臂必须放松,以胳膊肘的关节为轴,象秋千一样能轻松自如的前后摆动,注意摆动幅度不要太大,不摆动时应垂直。

以上是动作的基本分解,这些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这些动作不规范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进步,这些熟悉了,之后会有战术组合,你们如果基本动作已经过关的,就由李辰同学讲解实战技术组合。下面我们重新把七个动作,做分解练习。一、剑心!…”

孙云一边喊口诀,组长们一边重新演示,副组长走动纠正,李辰也下来一边帮助纠正,一边挑选候选人,毛博士也一边补充重点,大家忙的热火朝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