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召见(2 / 2)

剑破诸天 大阡 3500 字 7个月前

太监皱眉说道:“万岁宣旨请萧月姑娘面君,皇宫禁地,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

小月听到郑冰提醒,有了说辞,便道:“别人不许去,那至少得让我郎君陪我一起吧,如果他也不允许,那我也不去了。”说着拉着孙云的胳膊,对传旨官笑笑。

孙云开始倒是略微尴尬,不过想到这是小月的推辞,只好不动声色。传旨官宁眉想了想,说道:“既然是你的郎君,万岁并没严令禁制,那便一同随我进宫吧。”

小月一听,得!自己的小聪明白用了,传旨官并没有反对,这下不但自己还得跟去,弄得连梁国都知道自己有夫君了。她和孙云对望一眼,脸一红,想反悔却无从开口,一时呆住。

毛逵说:“算了,你们一起去吧,还能有个照应,若是只问丹阳王的事情,便实情告知,若是让你做些事情,不可轻易答应,我们回去报告安丰王,让他与大鸿胪署交涉,然后接你。”

萧月点头,和孙云随着太监出了太学院,上了他们带来的车辆直奔皇宫。毛逵等人见状也赶忙整顿人员回奔馆译。

后边宝琼、警韶、法朗等一干各个寺院的僧众,此刻也已经聚齐,宝琼说:“各位师叔、师兄、师弟,我家住持已经让我告知诸位,烦请各寺派代表在比赛之后随我到敝寺,总结这次比武事宜,并商议南朝武林大事,若你们觉得必要,也可派人回寺请贵寺的方丈同去。”

警韶道:“也好,那我就先随师兄同去,同时差人回庄严寺送信,请我师傅另去。”

法朗道:“我也一样,没想到我们倾尽全力竟然惜败于北朝的学生,看来必须好好总结一下,要不然我们大梁武林就会真的变成偏安一隅的旁门弱枝。”

其他几个寺院的弟子,也纷纷同行或告假,熙熙攘攘之后尽皆散去。

善慧大师看完比赛并没有着急走,直到众人都散尽,他才对丁璨说道:“丁璨,你对今天比武的结果有什么看法。”

丁璨说:“按说今日本该王远知获胜,可是他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心不在焉错失好局。北朝虽然获胜,但实属侥幸,说明北朝学生的实力还是不如南朝。”

善慧道:“不尽然,从今日双方出战的真实实力看,王远知的确要比北朝的学生强许多,不过他也好、宋文明也好,甚至包括那个陶征,其实他们严格地说并不算是学生,王远知代表了南朝武林道家的后起之秀,宝琼和警韶等人代表了佛门的少年天才。除去他们太学生根本拿不出像样的剑手。也就是说,北朝随便用普通的学生选手,就能有资格挑战江南的武林门派弟子,至少说明江北武林的整体实力要超过江南的。”

丁璨道:“师傅,怎么会这样?大魏初年,不是绝大部分杰出的人才都渡江南下了么?为什么江北的发展反倒比江南快呢?”

善慧道:“这百十年,江北相对稳定,一直是北魏统治,而江南相对朝代更迭的频繁一些。再者江北多民族融合,思想相对开放一些,交流也多样,而江南封闭要多些。此外,这些年江北学风注重感悟,而江南注重义理,因此短时间内北朝更胜一筹。”

丁璨说:“难道,研究义理,窥探天道,不是修炼的途径么?”

善慧道:“自然是,所以我说短时间内会是如此,长久之后也许会相反。此外最关键的,由于北地比较开放,吸引了众多顶尖的人才,比如我的师尊达摩,他就没留在南朝。再有北地饱学的义解名僧昙鸾正开宗创派净土宗,也是一代宗师。还有僧稠等也是葱岭以东之最。这些人必定成为先圣先贤,而被后人记住。”

丁璨说:“刚才看见王远知急急忙忙的去茅山,宋文明等人也跟着,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善慧道:“也许,那边天色异象,怕有大事发生,不如我们也去看看吧。”丁璨点头出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