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红光(2第一卷)(2 / 2)

剑破诸天 大阡 3655 字 7个月前

太后敷衍道:“季然心细如发,想到要处了,你就看着处理吧。”

郑俨道:“除了安顿住道场寺,还应稳住白马寺。数月前,我陪太后去过那里,求宝公和尚谶言。谶言至今未解,但太后可能不知,我们在白马寺经历了一场悄无声息的劫难,若非宝公和尚、觉定法师全力施法,加上一个少年的奇遇,我们或许在梦中遭难,至少也会大病一场,足见二位白马高僧可堪大用,这也是我事后为什么主张求拜觉定法师做白马寺住持原因。当然觉定方丈也是天竺高僧,且年事已高,与菩提流支同辈,不便护驾。而宝公和尚同样疯疯癫癫,不适合留在太后身边,但可烦请觉定方丈派可靠的高手入驻皇城,他们引以为援便稳妥。关键,我们与道场寺联络之事,必须背着陛下,不要让他们知晓我们洞已悉他们计谋而另寻他策。所以,依臣之见,可以通过永宁寺道宠会同白马寺觉定方丈一道,与僧稠方丈联络,这样可一石三鸟,无声无息。”

太后稍微提了点精神,道:“季然计策虽好,可是永宁寺也好,白马寺也罢、加上道场寺,他们同为佛门,且都有诩儿那边的耳目,想瞒天过海,如何做到呢?”

郑俨道:“太后记得我刚才说过咱们在白马寺险遭大难时,有个少年的奇遇拯救我们君臣的话吧,此子有个特殊的身份,名义为僧稠的俗家少子。僧稠出家前有两个儿子,长子下落不明,次子避居乡下,靠僧稠原为太学院博士的人脉,考入太学。僧稠人称天眼金刚,有通幽神眼,所以他儿子也有通灵异能。让觉定法师他们通过此子与僧稠联络即可大功告成。”

“季然想的周全,此事不宜拖延。我这就请道宠法师进宫,当面安排。”说完唤过内侍交代下去。内侍退出,太后恍然大悟:“季然,你说的少年,莫非就是你选的佳婿吧?”

郑俨笑道:“太后冰雪聪明,其实此人您见过,参加过金殿剑士比武。”

太后笑笑道:“齐王萧宝夤太迂腐,也太矫情,有季然一半豁达,西线哀家就无忧了。可惜哀家离不开你,否则真应该让你坐镇一方,替哀家分忧解愁。不过这更对你屈才,季然是伊尹之才,很像前阵子的清河王,我想过了,陛下伴读元子攸已经定下封王日期,过个一年两载,哀家也要给你封个王爵,你说就叫清河王怎么样?你就是哀家的另一个元怿。”

郑俨道:“免了吧,有一点太后看的对,我与清河王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权欲不大。我就盼着,将来有一天能与太后有个安逸之处安度晚年,远离喧闹。”

太后露出微笑道:“会有的,哀家答应你,等陛下成年,哀家一定还政,与你享清福。”

郑俨摇头道:“太后怕又口是心非,算了,又扯远了。除了保证太后的安全外,还要谨防广阳王元渊一党做大。丞相那边安排固然井井有序,不过臣以为,除了这些,还要通知北境各州府都督刺史,随时做好接管边境防务的准备,一旦大破叛军,各路人马要在第一时间抢占州府要地,遏制元渊军队活动范围,防止他流动串联,并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朝廷这边也要立刻招他回京,让他与北地大族与叛军脱离甚至孤立才稳妥。”

太后再次索然无味,道:“你说,应该安排谁牵头来掣肘元渊为好?”

郑俨道:“首选的,应该是杨津,老将军是直阁出身,与朝廷忠诚,且能征惯战,有地位,有号召力,由他策应元渊北伐,并从中监视最合适不过。而且,元渊大军内外都有我们的人看管,即便前线失利,也好就近收容分解元渊的军队,这样既能保存大魏有生力量,还可乘势削去元渊兵权,让他措手不及狼狈而回,这样从根儿上彻底打击还政派的气焰。”

太后眼神儿再次亮起,道:“还是季然最疼哀家,知道吗?哀家从小就喜欢你处事不惊,素有凌云之志,如今却更喜欢你超然,不求名利,不好权势,清静无为。”

郑俨岔开道:“太后,微臣不明白,一会儿凌云之志一会儿超然无为,哪是真的?”

太后佯装生气:“哦,想知道我哪是真的,那现在就让你知道!” 说着作势要扑。

正这时殿外有人回报“道宠法师奉旨拜见!”郑俨长出一口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