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成功的方法也是失败的途径(2 / 2)

“当然,秦始皇干的坏事也与商鞅变法有关。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他认为只有法家才能强国,禁止其它学说在秦国的传播,并焚烧儒家书籍,所以从商鞅开始,秦国便有焚书的传统。当时没有坑儒,那是因为商鞅把儒家人物都赶走了,个别人赖着不走,也已经被抓起来当炮灰去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按照商鞅制定的法律,首先要焚书,这时肯定会有人反对,所以秦始皇就要依法抓人,抓的人太多,只能杀掉,因为传播儒家思想在当时属于重罪!”

刘大宝愤愤的说道:“这踏马的就是恶法!儒家思想讲究仁义礼智信,何错之有?”

转念一想,又好奇的问道:“真是奇怪,商鞅为什么要制定这种反人类的法律呢?”

钱金笑道:“这个问题也不能怪商鞅。说来话长,我问你商鞅为什么会在秦国变法?”

“因为秦孝公发布了求贤令。”

“那秦孝公为什么会发布求贤令?”

“因为秦国实力太弱,当时吴起率三万河西军就能把秦国打的满地找牙,秦国被迫割地求和。再不变法,秦国就要亡国。”

钱金道:“你说对了,秦国是当时最穷最弱的国家,秦孝公不甘心当亡国之君,所以才希望变法图强,因此发布求贤令,吸引来了商鞅。”

“商鞅刚开始给秦孝公讲的是帝道和王道,也就是一些以德服人、善待百姓的大道理。”

“秦孝公很恼火,这些方法需要的时间太长,而秦国危在旦夕,根本等不及!如果按照王道治国,恐怕还没有见成效,秦国就没了!”

“所以,秦孝公暗示商鞅:朋友,你能不能想个快点的方法,让秦国迅速强大起来!”

刘大宝一拍大腿,笑道:“原来秦孝公和我是一路人!他想着让秦国迅速强大,我想着迅速发财!大家都想走捷径,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钱金继续说道:“于是,商鞅便向秦孝公说出了强国的捷径:霸道。秦孝公闻言大喜,与其畅谈三天三夜。”

“但是,商鞅也提醒秦孝公:此法乃是战时之法,威力很强,但是副作用也很大。一旦进入和平年代,此法便成了亡国之法!”

刘大宝十分好奇:“同样的法律怎么在战乱年代可以强国,在和平年代却能亡国呢?”

钱金说道:“商鞅颁布的法令虽然很多,但是都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你知道是哪三个原则吗?”

刘大宝摇头不知。

钱金告诉他:“商鞅变法的三大原则就是:阶级流通、利出一孔和严刑峻法,此三点相辅相成,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走向失败!”

刘大宝咧嘴一笑:“你说的这三点,我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