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量化起源(2 / 2)

“美股可以t+0交易,而且没有涨跌幅限制,因此一些人就选择较为安全的股票不断的高抛低吸赚差价,这样积少成多,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这和网格交易的原理一模一样,只不过美股是t+0,一天之内可以来回交易许多次。”

“当时正逢次级债危机,美股大起大落,正是高抛低吸做波段的好时候,因此许多日内交易员发了财。”

“但是,这活过于枯燥乏味,而且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不能有丝毫的犹豫,有时看见股价暴跌,心里担惊受怕不敢买,可能就错过了抄底的机会!”

“一般人心里素质不过关,况且身体也承受不了高负荷的工作,整天待在电脑旁盯着股市屏幕,会影响身体健康。”

“一些人就想了,现在科技那么发达,为什么不能通过编程,把自己的交易方法做成一个程序,然后让计算机帮助自己完成交易呢?”

“于是,一些既懂编程又擅长股票交易的人就开始设计程序,让系统自动交易,把投资者从枯燥忙碌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这就是量化交易的开始。”

“现在,咱们使用的网格条件单、拐点买入条件单、回落卖出条件单都是最早的量化交易程序。”

“莫看现在散户也可以免费使用这些程序,但是在早期,那可是要自己花钱买的,毕竟人家程序设计者不会免费设计程序给别人使用。”

“后来,谷歌公司认为:目前的量化交易需要人工设置策略,并不算是真正的人工智能,于是设计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交易软件阿尔法狗,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系统能够根据股票走势自己寻找规律、并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彻底摆脱人类的束缚。”

众人一惊,齐声说道:“卧槽!那人类如何斗得过系统?”

钱金摇摇头,笑道:“这个系统的名称叫阿尔法狗,果然如它的名字一样,最终亏成了狗!最后因为收益不好,净值亏损不断扩大,最终停止了交易。所以说,到目前为止,在股票投资领域,机器人要想彻底战胜人类,还很遥远。”

“自从条件单量化交易兴起之后,美股日内交易员也就销声匿迹,不见了踪影。可以说,量化交易抢了人工日内交易员的饭碗。在策略固定的情况下,人工下单肯定比不过系统。”

有人问道:“难道神秘的量化基金就跟我们一样靠网格条件单赚钱?”

钱金笑道:“现在券商给你们提供了免费的条件单,因此你们觉得这东西不值钱,但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券商提供的条件单数量是有上限的,最多不能超过30个。”

“资金量大了可以提高条件单的数量,但是最多也只能设置200个条件单,要想获得更多的条件单就需要花钱买。当你花钱买的时候,就知道条件单的价值了。”

人们又是吃了一惊:“200个条件单?这踏马的也太多了吧?哪里用的着那么多?在我看来,三十个条件单足够,根本用不完!”

钱金认真的告诉他:“你的资金量小,自然用不完,但是量化基金的资金量比较大,经常性的要对上百只股票同时设置网格交易条件单,而且还有其它策略的条件单,区区200个哪里够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