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坐庄坐成了大股东(2 / 2)

就像网格交易,散户可以抓住一只小盘股反复做t赚钱,而机构就做不了。

那么机构怎么才能赚到钱呢?无非就是以下几个策略:

第一:买入高分红的股票长线持有。

这样做收益率不高,但是绝对安全,因为高分红的股票基本上都是央企,而且是垄断型企业,业绩相对稳定,也不会破产。

但是买这些股票,年化收益率不过5%,肯定不能满足机构的投资预期。

特别是基金经理还真不能这样做,想想也知道,如果基民知道基金经理只会拿自己的钱买入分红股,那么基民自己买股票岂不是更好?还省去了管理费?

农业银行、粤高速这些股票,谁不会买?何须基金经理代劳?

因此,买入分红股的后果就是基金发行不出去。

此策略行不通。

第二,只参与新股的网下认购,而不在二级市场上买股票。

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投资策略,而且收益不错。

但是那么多的机构不可能让某一家机构长期包揽新股发行,因此这个方法只能偶尔用一下,而不是长久之计。

尤其是贝莱德这样的外资机构,估计连参与网下认购的资格都没有。

因此,这个方法也行不通。

第三,只做周期股,底部买,高位卖。

这样也没有风险,但是周期股的行情几年一遇,买入之后需要耐心等待,卖出之后又要耐心等待。

在2021年,周期股出现了一波大行情,这时候在顶部清仓周期股,那么接下来怎么办呢?

个人投资者可以退出股市,等几年后再回来,但是机构不行啊!

难道基金经理告诉基民:“现在没有股票可买,先清仓观望几年。”

如果这样说的话,那这只基金活该破产倒闭。

因此周期股的投资策略只适合某个特定的时间段,不能持续下去。

这个策略可以用,但是有局限性。

第四,联手坐庄,抱团取暖,拉高股价,然后把股票抛给散户。

这个方法赚钱多,但是风险也大,难点就是出货太难!

散户也不是傻子,当一只股票涨幅太大、股价太高之后,大部分的散户根本不会去接盘,追高者都是投机者,但是投机者都喜欢割肉止损,一看势头不对,立即走人。

当年的德隆集团就是坐庄失败的典型案例。

本来就是想拉高股价,把股票卖给散户就行了。

岂料,德隆集团刚刚建完仓,把股价拉高,便遇到国有股减持的利空,散户们夺命而逃,哪里还有接盘侠?

于是,德龙集团迫不得已,只能继续购买股票,最后直接把上市公司给买了下来。

正如贝莱德老板所言:“再买下去,公司就是我们的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