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家人们,我们一夜暴富了!(2 / 2)

今天可是来了不少人,向自己打听买荒地的事情,官府定下的任务第一次这么轻松的完成,这都是王青曼的功劳啊!

怪不得死去的老祖宗要叫他们好好听话呢,原来如此。

到底是老祖宗啊,慧眼如炬。

回头再给老祖宗烧点纸钱下去,不知道老祖宗够不够用。

不止自己家要烧,还要通知其他的族人也要跟着一起多烧一点,可千万不能亏待了下面的老祖宗。

王家老祖宗:家人们,我们一夜暴富了!

以一己之力促进地府通货膨胀的王青曼,走在路上感受着村民的注视,不禁挺了挺胸膛,嗯,今天又是做好事的一天,感觉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呢。

用竹子做成的管道,铺上山也很顺利,河里的水先是被风车转动带起来,然后流到导水槽,水再顺着导水槽流入已经掏空的竹子内,顺着这些搭建好的竹子,所以成功的流到半山腰的一块田地上。

半天的功夫,整个田地被浸湿,因为还没有弄田坎,多余的水便顺着上面这块地,流向下面的一块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诚不欺我。”谁又能想到仅仅一个水车,就能完成这么多田地灌溉。

乔连山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已经完全湿润的土地,站在这里,他就已经能够想到日后这一片地方种了水稻的样子。

“只是这种在山上的稻田,恐怕没有办法养鸭子吧。”乔连山直起腰来,没回头,出声询问身旁的王青曼,别说养鸭子,养鱼也有些费劲。

“在稻田养鸭养鱼,一部分是因为要给水稻追肥驱虫,一部分的原因是想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在山上没办法养鸭养鱼,可以用别的方法驱虫追肥,工坊生产时所产生的豆渣可以与养猪场的排泄物进行堆肥,这种堆出来的肥,可以用来肥土。”

“杀虫可以使用臭椿树,或者柏树的叶子煮水,喷洒在水稻的叶片上,草木灰对清水也可以达到驱虫的效果。”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谈及这些知识,王青曼仿佛整个人都在熠熠生辉。

她侃侃而谈又十分自信的样子,仿佛农田内的问题在她面前都不值一提,令乔连山对她的话再也经不起任何怀疑,他问“平日里我也读些农学的杂书,可书中并没有你讲到的这些技巧,你从何得知?”

王青曼顿了一下,“乔大人,这一切离不开观察二字,你用心去看周边就能发现,那些遗落在柏树或者臭椿树身旁生长的水稻,几乎不怎么受虫害困扰。”

“听闻大人出身农门,那你自然也知道在水稻收割后,农民会将不需要的水稻桩焚烧,或者开始耕种前,也会将地里的杂草用火再烧一遍,火的温度可以促使藏在地底的害虫卵死亡,这个过程中获得的草木灰有杀虫的作用。”

“用心观察,会发现很多东西相辅相成,也存在相生相克。”

有时候王青曼觉得乔连山不应该做县令,他应该去大理寺去破案,去追根究底,去疑心到底。

“嗯,你所言即是,是我目光狭隘。”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从王青曼口中得到这种回答,上一次的再生稻也是通过王青曼的观察所得。

是他狭隘的认为所有真理都能从书中所获得。

“你这个善于观察的习惯很好,我会如实上报朝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