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加试考场中(2 / 2)

“好纸。”孙新闻到那股清香,称赞,取过考卷,扫了一眼上面的考题,嘴角微微勾起了一丝弧度。

“这倒也不算太难。”

题目跟历年不同,却也大相径庭,无非是以自身理解阐述当下,写一篇文章,并要求考生引经据典。

孙新闭目组织言语,不多时睁开眼,拿起狼毫笔,沾了一点墨汁,在赤亭纸上左下角处写好编号和名字,随后开始奋笔疾书:“古之有言,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沙沙声响起,一个个苍劲有力的字体跃然于纸上。大小适中,龙飞凤舞,飘逸灵动,俨然自成体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水浒:我真是一个好官请大家收藏:水浒:我真是一个好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半个时辰后,孙新放下毛笔,吹了吹纸上的墨汁,看了看最后胡扯些君子爱国如何如何,为朝廷尽忠之言语。得体不浮夸,表现出自己的忠君爱国。

毕竟从宋代起,儒家理论对科举产生了很大影响,统治者要求读书人必须诵读儒家经典,学习封建礼教,以满足封建统治的需要。到了宋宁宗以后,儒家理论就发展成为了科举取士的最高标准。这样做是令那些读书人受到枷锁束缚,忠于朝廷。

这样不用担心读书人反叛。

孙新笑得意味深长,伸了个懒腰,在座位上闭目养神。

加试共分为三场,第一第二场各两个时辰,每三场三个时辰,第一场为划分为四书五经,宗旨考验心性,第二场为治理地方,评判能力和理念等,第三场为诗词歌赋,主要是体现学子的才华与否。

正常情况下,三场要考三天。

不过加试,都是推选出来的人才,本身就文才斐然。优中选优,三场考试自然缩短时间在一天完成。这样是驴子是马谁最优秀,也能减少舞弊行为。

孙新仅仅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便答题完毕。他有种回到当年考场的时候,很想看看周围考生是不是抓耳挠腮或是东张西望想找人抄一抄,可惜被木板挡住看不见,又不能提前交卷,只能假寐。

远处的蔡京见自己推选的孙新,奋笔疾书半个时辰后便放下毛笔闭目养神,不禁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听着身边有人惊呼夸赞之声,心中更加喜悦。有些挑衅地看着虬髯老者一眼,像是说你的人还没好。

“哼。”那人正是童贯,皮笑肉不笑地撇过头去。却是不经意间打量起孙新,眼神闪烁不知想什么。

很快,两个时辰过去。

有人神采飞扬,自认为答得不错,有人愁眉苦脸明显没发挥好,也有人神色从容,看不出考得如何。随着宦官挨个收好试卷,随后又发现第二张考卷。

“果然,考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孙新看了眼考题,主题是如何治理好一县之地。暗叹哪怕是贪官横行的北宋末年,面子工程也需要。想做官至少也要有些治理才能到地方上任。

捞钱,最重要的是有钱可捞嘛!

孙新提醒毛笔就是奋笔疾书,对这种理念式的考题他最擅长不过。首先从各村镇人口普查统计等方面着手,再到当地的教育事业,强调孩童针对培养。直至衙门官兵职责细致化,商贸的鼓励和约束法门,农业的规划和水稻等农作物的培育话题……

民生,农耕,商贸,经济,教育等方面他全有涉猎。并将这么做发展的场景和后续的优劣分析出。尽管努力精简言语词汇,也依旧洋洋洒洒写满了考卷。用了整整一个多时辰,方才放下毛笔。

孙新吹干了墨迹,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起身走到角落处痛快地撒了泡尿,腹中有些饥饿,便把夫人准备的几个油纸包裹和一壶酒拿到案桌上享用。

喜欢水浒:我真是一个好官请大家收藏:水浒:我真是一个好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