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原来是这样上朝(1 / 2)

翌日,孙新一觉睡到凌晨,鸡鸣第一声时。他便早早的起床洗漱,去了伙房忙碌。縻貹已经带着几个亲兵先一步赶来,把扇贝龙虾等海鲜清洗干净。

粉丝,蒜蓉,肉末等等各种配料昨天便准备好了。孙新亲自下厨,又有人打下手,很快做好了蒜蓉粉丝扇贝,海鲜荟萃,麻辣龙虾等佳肴上锅蒸好。

这是答应她人的事要做到。

即便自己不能亲去,也得把美食送过去表示心意。

忙完这些后,孙新不放心,再三嘱咐縻貹看好了才回到偏厅。而此时李清照,孙二娘起来准备好了热水,李莲也跑到火帮忙忙活,给他做清淡的早膳。

在夫人的服侍下,孙新泡了一个热水澡,洗漱更衣,吃早膳。净口净面净手,换上熏香好的紫色绣金官服,焚起一炉好香,在夫人的嘱咐声中,率领郭盛等亲兵出了门,直奔府内宅与蔡京会合!

北宋时期,朝会制度的时间是非常规律的。每年春、夏、秋、冬四季,朝廷都会召开一次大朝会,而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也会召开小朝会。

有时候有紧急情况,更会临时通知各级官吏上朝。这样的规律性,不仅有助于皇帝及时了解朝廷的情况,也有助于官员们及时向皇帝汇报工作。

风流皇帝宋徽宗上位,吃喝嫖赌,只知道贪图享乐。然而即便是这么个人,执政时期也不敢过分违背。朝会时间也不敢怠慢,紧急事也会召集群臣。

由于这位皇帝太过不务正业,不是炼丹飞天就是玩女人。夏季的大朝会一拖再拖,至今没有召开。这不,眼下碰到北海紧急事件,要召集群臣商议大事。索性一并召开,各级官吏早早的起床来上朝。

文官乘轿,武将骑马,离得近的直接步行。一抬抬精致的官轿,一匹匹高头大马,在随从仆人的簇拥下来到。齐聚在皇宫外,整齐排列,蔚为壮观。

小朝会时,一般是五品以上的官员聚集。

而大招会比较隆重,也是朝廷宣布新律令或做出重大决策。凡七品以上的官员皆要上朝参与旁听。

是以,来的官员非常多,真正的文武百官。加上各自随行仆人,护卫,没有一千,也得有好几百。

人来人往,招呼说笑,人吼马嘶,如菜市场般热闹。

外面的嘈杂不断,一抬豪华的官轿内,孙新掀开小帘子向外张望,这回他之所以没有骑马赶来,是想淡化武将的身份。毕竟在宋朝官场上文官吃香,武官受打压。而文人,相对而言也更加忠诚。

古代官场讲究等级制度,轿子的摆放也有讲究。官职越高,越靠近皇宫门,反之亦然,一字排开。至于马匹是不允许靠近皇宫,避免随地拉屎撒尿。武将把马送到附近酒楼,并换上官服步行而来。

这也是孙新没有骑马来的原因之一,看着各类官轿如长龙,啧啧称奇:“搞得跟后世停车位似的,可下雨又当如何?嗯,应该搭建一个凉棚更好。”

除了官轿不得随意停放,官员穿着也更加讲究。经过开国之初至今,官服制度完善,以颜色来区分。四品以上的官员可穿着紫色官服,六品以上的官员穿着绯色官服,七品及七品以下的官员可穿着绿色官服。太师,太保等三公官服更是有特色。

孙新目前品级,穿紫色官服,曲领大袖,下施横襕,腰缠镶玉革带,束发紫金冠,脚蹬乌黑的官靴。而且职事官不低并有实权,袖口领口绣金边。这套行头是朝廷礼部,按照他的体型定制发放。

所以说从衣着上,一眼就能看出官员品级和地位。孙新下意识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官服,又看看外面。映入眼帘的大多是穿绯色,绿色官服官员。

一直到了皇宫门附近,才看到众多紫袍官员聚集。官轿停下后,孙新窜将出来,然后搀扶蔡京下轿,那些先来的官员们见了纷纷上前来问候蔡太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