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远航舰队归来(2 / 2)

“我说让你们在莒岛养胎,吹着海风,吃着海鲜,多美!”孙新不理解夫人的脑回路,故而有此问。

“环境再好,可没有你陪着,仍然是无趣。”李清照哼哼。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她们似笑非笑。

“我们要是不在,你还不翻天了?”

“我靠,我难道就是那种没有意志力的人?”

“哼,你就是。对,你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裤裆。”

“嘻嘻嘻,你是个大坏蛋。”

在夫人的调侃声中,孙新选择举手投降,败下阵来。吩咐縻貹,酆泰带人去弄些海鲜当作午饭。随后找到闻焕章,石秀商议如何应付这些海外来客。

两艘船乘风破浪,直奔1号兵站。

兵站,是莒岛按照掌控岛屿,派人入驻先后编号。

老鳖岛,处在平海军驻地和莒岛基地之间的海域。岛屿面积不太大,形状犹如一只王八,故而得名。因为岛上植被茂盛,又有淡水资源,适宜生存。

以前只有十几户没有大宋国籍的野生渔民安居。自从纳入莒岛航海图之中,又因为地理位置重要。陆续有人登上岛屿大兴土木建设,用作巡逻队的补给站。直至今日成为1号兵站,共千人驻扎。

时间回到大半个时辰前!

“杀,杀,杀……”周边海域十多条兵船分成两拨对峙。喊杀震天,小船乱窜,一个营的水军在训练。港口处数百步兵训练军阵,一股肃杀之气扑面。甚至还能听到轰隆隆的马蹄声,伴随着烟尘滚滚,人吼马嘶,那是岛上地势平坦,骑兵分流训练……

“哎哟,真是不可思议呐!一个小岛上有这么多军队。”深港处,一群身材中等,穿着朴素的人随着铁甲军汉下了船,最前面也是唯一皮肤白皙,透露着书卷气息的年轻人站在高处张望,感慨着。

他的汉语说的非常生疏,磕磕绊绊,发音却很标准:“人人都说中原好,大宋朝果然强大,远超高丽……”

“哎,世子世子,这类似的话知道就行,最好不要说口。”一个身材敦实的黑脸汉子快步上前制止。

此人浓眉大眼,皮肤黝黑,不是别人,正是是此行带队前往耽罗岛的向导赵海,就是孙新当年在码头救下的渔民。最初是放在提辖司训练,后来调到李俊麾下,正是这位熟人带路才顺利抵达目的地。

“哦,永哥,我说的是实话,又为何不能说呢?”那个被称呼世子的年轻人挠了挠头,疑惑不解。

他是耽罗国王室成员,也是继承人。姓高名昌贤。因为十多年前,高丽入侵国家覆灭,此次跟随船队来宋朝。就是想奉上厚礼请求大宋出兵相助。

“哎,人情世故,要多说好听说夸赞的话。”赵海在宋朝境内呆了几年学到皮毛,言传身教地说:“大宋朝人口过亿,四百多座军州,拥兵数百万。高丽不过弹丸之地,又如何相提并论?免得被有些人听了去,说我们耽罗人是土着,不晓得礼数。”

“原来是这样。”高昌贤似懂非懂地点头。

赵海看了看周围昂首挺胸的将士,压低声音提醒:“世子,这位孙大人可了不得,乃是大宋皇帝倚仗的重臣。也是大宋朝蔡太师的得意门生,等会见了他!我交给你的你一定要记得,不可有疏忽。”

“知道知道……”高昌贤点头如小鸡啄米。

“欢迎诸位来宾,且随我来。”一群耽罗人踏上岛屿四处张望。不久后,兵站负责人率领队伍来迎。彰显大国风范,做足礼数,设宴款待海外来客。

午时,呜呜沉闷的号角声响起。

两艘船靠近岛屿,又在巡逻队的护送下驶入港湾。正是孙新率队抵达兵站,也看见深港区停泊的两艘木兰舟及几艘大舰,不用问,李俊已经率队归来。

果然,孙新带人才刚从船上下来,混海龙李俊率队来迎,察觉出孙新身边几个兵卒不同,赶忙行礼。

“见过大人,夫人!”

“兄弟,不必多礼,幸苦了!”

“并不辛苦,这一切都是末将职责所在。”

“李俊兄弟,我来给你介绍,这位是闻焕章闻军师。”孙新在众人的簇拥下,踏上老鳖岛,拉着李俊引荐身边几位,边向兵站走去,边了解海外情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