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团队缺陷与不可替代性(求订阅)(1 / 2)

“罗哥,你休息一下吧,剩下的时间我来就行了。”

“实在抱歉!~”方子业再一次出现在急诊科找到秦葛罗时,秦葛罗也正好在猛猛干饭。

而看到方子业出现后,秦葛罗的干饭速度就放缓至之前的五分之一。

“没事儿,子业,吃饭了么?”秦葛罗问。

方子业是带着大团队在开疆扩土,这个团队,秦葛罗也在其中,以后对秦葛罗升副高,极有裨益。

不看私交看前途,已经经历过住院总毒打的秦葛罗也是有苦只能往肚子里吞。

“我还没吃的,这就点,本来是打算和罗哥你一起吃的。”方子业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手机。

请秦葛罗吃饭,不是秦葛罗缺这一顿饭,而是聊表心意。

在秦葛罗的视角,现在的方子业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不好好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反倒总是叫他顶替住院总岗位,这算什么住院总?

其实,按照医院正规的流程规定,住院总阶段,就只值班急会诊,如果有急诊手术的话,都可以推给上级去完成。

比如说方子业看到了急诊手术,决定接诊后,可以打电话让科室里的上级二线班,去完成手术。

只是大部分的情况下,方子业都没有这么做。

“你点自己的吧,我不知道你会来,不然就帮你一起点了。”

“我吃完之后,去手术室里学习喝点汤……”秦葛罗开玩笑式地抿嘴,谈吐中略带辛酸。

其实秦葛罗哪里不想参与到课题正式内容中啊,自己有这样的机会,有隔壁组聂雪华等主治都羡慕但不可得的亲近高端临床课题的机会,秦葛罗就算是杵在手术室里旁观,那也是一种学习啊。

只是方子业的情况太过于特殊,如果这个课题,这样的手术,不是方子业亲自参与,还进行不下去。

就连邓勇替代方子业都不行。

方子业这一次没再说什么虚伪的话,而是眼珠子转了一小圈后,咧嘴问了一句:“罗哥,如果有时候有急诊手术,你愿意大半夜或者什么时候来手术室转转吗?”

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师。

方子业隐晦地表达自己想带带秦葛罗,但这样的时间节点应该不会特别好,秦葛罗是否愿意学习,只看他自己。

方子业以前听袁威宏就说过,小医生想要学手术,最佳的时间绝对不是工作时间,而就是在工作时间之外,比如说急诊手术……

当年,袁威宏为了学习这样的手术,就是在住院总阶段,去求着谢晋元带自己做,慢慢积累起来的。

秦葛罗并不傻,再一次放慢了吃饭的速度,筷子夹菜了三四次都失力落下,偏头,语气迟疑:“子业,基本功基本没有捷径吧?”

方子业想了想:“提升空间没有捷径,每一步都要走,但临床病例是最好且最综合的练习材料,多看多练,多多少少总会有一些体悟的。”

方子业不敢大胆地说,我TM现在的清创术和切开术可牛逼了,你就算跟着我一起做手术,你只要悟性够,伱能看到的天花板就比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更强。

拥有‘国手’水平基本功的基本都是一些老家伙,他们是不会出现在急诊手术台上的,因此,罗哥你跟着我,可能是一个很特立独行的学习机会。

方子业不敢这么讲,也不会这么讲。

“那行。子业你有空了,打我电话。”秦葛罗,夹菜进饭盒。

“是个人就都要吃些苦的,比如说子业你,在住院总期间如同疯魔一样,我听外科诊室的人说,你基本上能要得到的骨折就都要了。”

“比如说子业你的师父威哥,威哥不容易啊,住院总期间,不知道从哪里腾挪了时间去做了实验,还有很多实验结果用来申请课题。”

“而且住院总期间,还要学习手术术式,从刚毕业时的比较优秀,一跃超过了华哥他们,成为了省内副高以下名副其实的大高手。”

“都是要辛苦些的,而比如说我和李诺,我们当初在这個阶段就在偷懒,那时候偷了懒,现在就得还回去。”秦葛罗敞开了自己的心扉,与方子业诉苦。

秦葛罗如今面向的压力,已经不是方子业超过他了,而是在想着如何往前奋进,努力地让自己变得更加有用。

组里面的人,一个邓勇,组内的大哥大,背锅人,实力更是放眼全省都是顶尖的。

一个刘煌龙,杰青的帽子就让人倒吸凉气。

袁威宏,专业操作在青年一辈可以说到了天花板级别,不与方子业这样的BT比,就还是非常能打的,优青的帽子,也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再往下的方子业,方子业就是一个纯粹的变态,秦葛罗都听刘煌龙说起过,不要和方子业这样的大变态比步速,秦葛罗就不比了。

于是乎,秦葛罗这样的接近资深的主治,反倒是成了团队里的短板和拖后腿的人。

但秦葛罗其实也有自己的骄傲的。

当初,秦葛罗也是闯过了练功房里的博士对标的标准出关的。

当初,秦葛罗看方子业,也如同是大人看小孩的,只是现在这个小孩长速有些过分,肌肉虬起,力大无穷……

如果秦葛罗愿意去地级市医院一钻,绝逼快速地就可以升副主任医师,甚至带组,做一个骨折治疗的大高手。

甚至偶尔还可以搞一搞地级市医院不敢做的骨缺损,骨搬运术的手术。

然而,这有意义吗?

见识过中南医院里病种的秦葛罗,是绝对不甘愿自己去当一个骨折治疗工人的。

因此,再累,再吊车尾,也得努力地学!

“罗哥,小涛他现在怎么样啊?明年可以有机会读博吗?”方子业问秦葛罗。

秦葛罗目前是硕导,只是秦葛罗的专业能力不如袁威宏那么牛掰,因此只能先带学硕。

而梁涛,就是秦葛罗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经常在实验室里出没,很少出现在临床。

梁涛与揭翰一级,目前很快硕士二年级就要毕业了。

“不晓得啊,明年本来打算冲一下威哥的学生!”

“不过,现在刘教授来了,我到时候还得带着梁涛去问问刘教授是什么意见。”

“小涛现在的科研产出不算特别多,就两篇二区的文章,影响因子也不算高。”

秦葛罗说完,岿然一叹:“我工作的那个年代,两篇二区的文章,留院都非常能打了,现在这种超级内卷的氛围,就是你们这些小狗崽子带起来的。”

方子业点完了外卖之后,把手机一放,直呼冤枉:“罗哥,这真不怪我。”

“我读博的年代,我一篇一区,if5分的文章,就已经不够看了,我都只能闯练功房。”

“这读博的科研内卷程度,绝对与我小方无关!~”方子业举着右手发誓。

开什么玩笑,自己读博就是闯过了练功房,其他的深潭,方子业是一滴水都没有掺过的。

“唉…也是,不过就算是梁涛读了博,以他的资质,也很难留院。几乎没有可能了。”

“科室里目前,公认的下一代天团就是威哥组了。”秦葛罗无意间,竟然这么提了一嘴。

方子业内心一紧,把手机侧握着紧贴右边大腿外侧,嬉皮笑脸:“罗哥,这是什么说法?谁在这么谣传啊?”

不管是谁给袁威宏打上这么一个标签,方子业都得替恩师警惕他。

不论如何,袁威宏扶方子业于水深火热,如今即便是邓勇对方子业也好得如父亲,但‘大义父’的位置,仍然是袁威宏的,邓勇就只能是‘二义父’。

被打上标签,这人是想要给自己的老师戴一顶高帽子还是咋的?

秦葛罗咀嚼了几口,嘴角一咧说:“就是开个玩笑,也是事实嘛。”

“威哥旗下,三个学生,一个你,我就不讲了吧?”

“下一个,揭翰?揭翰现在发了多少篇文章了?啊!”

“青葱计划绝对够了,而有这样数量的科研产出,即便是博士毕业后,不能留院科室,也能在实验室里有一席之地。”

“遑论,揭翰好像在练功房内,进步也是颇为迅速,有机会闯过一部分专项计划的基本功,相当于就是,科研和临床,都可以闯得过去,直博无解。”

“最值得论道的还是兰天罗了,兰天罗我就不提了,你应该比我们更加清楚。”

“威哥这识人能力,无人能及啊?”

“如果是我的话,遇到了天罗这样的天才,莫说是一年不带学生,五年不带我都心甘情愿。”

袁威宏的命真好!~

方子业听到秦葛罗这么一一罗列后,笑着说:“罗哥,但是我师父当年是捞我的人呀,我硕士复试是科室最后一名,如果不是师父留我,我就得滑档了……”

“揭翰师弟是第三年的笔试第一名,说是邓教授特意为我师父弥补的一个好苗子,科室里也公认了的,这也不算我师父挑的吧。”

“至于天罗的话,如果师父不带他,可能天罗就成地网了……”

“什么?”秦葛罗没能听明白方子业的内涵话。

方子业摇了摇头:“没什么,罗哥。”

“就只是开个玩笑,罗哥,那我就把你的话当真了啊,如果有合适的急诊手术,我就真打你电话了啊?”

方子业将有人在科室里‘传’袁威宏小组内部无敌的言辞,放入了内心最深处。

虽然袁威宏招学生时坦荡,自己的工作机会,自己组内的科研成果,都是实打实的成绩,又不是走了歪门邪路。

但人言可畏,不能全然不防。

如果被人打上‘学阀’标签,那袁威宏的头皮都得脱。

人怕出名猪怕壮,袁威宏戴上“优青”帽子后,看来即便是科室里的兄弟们,也会觉得颇为嫉妒啊。

秦葛罗即便没有明言,但方子业也知道造谣的人就那么几位。

当然,方子业也不会特意关注。

兴许就只是开个玩笑,只要类似的风言风语,不成气候,众口铄金即可。

不过,这件事,方子业还是会给袁威宏去汇报一声的。

……

亲送秦葛罗离开急诊科时,方子业口头上依旧客气了几句,辛苦了,罗哥对小弟真好这样的话,是频频而出。

秦葛罗都快不好意思地锤了方子业几下,并且威胁方子业要还这样说话,下次就不来顶班了。

方子业这才闭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和本分,越过了这个本分,让他人帮忙,就是求人,求人的时候,嘴巴甜一点是没问题的。

送秦葛罗离开后,方子业再一次回到急诊外科诊室时,笑着问:“方哥,听说辉哥已经功成飞升,那我们急诊外科,是哪位老师来轮值啊?”

神经外科的李辉,在五一期间值完了最后一次急诊班后,就给方子业提过,他从五月份的工作日开始,就要回神经外科的病房了。

而且说,认识方子业这位小兄弟,非常开心,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多多喝酒,也让方子业多多和他交流。

方松林摸了摸下巴,双眼一下子变得很奇怪,眼珠子转了好几圈后,才道:“子业,这一次乳甲外科升副高的‘老师’,可是一位真·年轻貌美的姑娘。”

“今年才二十九岁,就要破格升副高了。”

“啊?”方子业一听这话,没由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好几圈,没算明白这年龄到底怎么回事。

二十九岁副高?自己明年也是二十九岁,也才主治啊。

“乳甲外科的刘果,好像是十七岁读大学,八年制博士毕业时,才二十五岁,后面规培一年后取得了主治职称。规培期间是并入了住院总的……”方松林说。

八年制,本硕博连读,其实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是有点催熟体的意思,即便是博士毕业后,仍然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补足缺席的时间。

不管是临床还是科研的积累都不够。

但天才除外,有些天才正常本硕博都要提前毕业的,因此,八年制的本硕博就刚刚好。

比如说洛听竹就是类似的猛人了。

“方哥,这跳级,跳得有点猛啊?”方子业啧啧称奇。

八年制不止洛听竹一届,既往的学姐们也有天赋卓绝的猛人,方子业也是能理解的。

全天下人才济济,不可能就是方子业一个人才是天才。“不仅跳得猛,关键还是一个行动力极强,看起来很飒的姑娘,挺有魅力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