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左肩一枪右肩一枪,拿上勋章回家养伤(2 / 2)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它的重量问题。它无法伴随步兵行动,需要车载运输。这样的话刘子龙又看不上它的口径了。如果靠车载或者车辆拖曳,那么不如等将来引进或者自己研制更大口径的速射武器了。

20毫米还是太小了。

其实给人家的毛病挑来挑去,最大的问题还是自己暂时没有仿制能力。

苏罗通20毫米高炮结构特别复杂,所有零件都是精加工件,且只有原厂能够提供。对此,刘子龙也只能默默接受这个现实。

所以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先行引进了20门该炮。其中18门组建了一个高射炮兵营,负责省城玖原的防空。剩余2门用作炮兵学校学习训练使用了。

除了枪炮厂,还有炸药厂。

炸药厂除了生产各种火药和雷管、导火索外,还需要生产地雷和手榴弹。

生产的地雷按照引信方式分为压发、拉发(绊发)、松发、延时几种,按照用途分为防步兵雷和反坦克雷。

在刘子龙的记忆中那部叫做《地雷战》的电影从小就深入人心,而长大从军之后,更发现地雷是弱势一方抵抗强敌入侵的利器。因此他非常重视地雷的研制。

毕竟这东西神出鬼没难以发现,杀伤力还很不错。关键技术门槛不高不说,价格还很便宜。

手榴弹也是非常重要的武器,毕竟他是步兵的手中炮。因此生产也不再局限于一种杀伤步兵的木柄手榴弹。而是陆续研制出了杀伤力更大的加重手榴弹、加了磁铁的反坦克手榴弹、发烟手榴弹等。

至于钢盔、装具、军粮这些非武器装备,则交给了民用产品为主的工厂去生产了。采用竞标的形式择优选择厂家,反而能够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到后来,连武器生产都开始引入民营企业了。比如枪支、手榴弹、地雷,后来还有防弹背心也被研制出来。

除了武器的生产,经过这些年的培育,刘子龙的马政事业也有了很大进步。培养出的驮马已经可以驮载100公斤的重量了。

战马的肩高也达到了1.5米以上。虽然还是不能和脚盆鸡家的东洋大马相提并论,但是比最初开始养马的时候,身高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些工厂如火如荼建设的同时,刘子龙还做了一件非常有预见性的事情。那就是大型国防施工工程。

确切地说就是大量地下工事的挖掘修建。以玖原城为代表,整个城市的地下几乎都被挖空了。家家户户,每个单位都修建了防空洞。

而这些大企业,更是已经在山中修建了山洞工厂,一旦战时就可以将机器迁入其中,继续生产了。

毕竟刘子龙深知,未来自己是不具备与脚盆鸡争夺制空权的能力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