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艰难起步(2 / 2)

当时日军着名战地记者浜野嘉夫摆拍了一张中国战车匹马单枪冲向日寇阵地的照片,虽然是事后摆拍,但是也证明帘时中国坦克孤军奋战是多么悲壮!

电视上大家总为咱们的英雄抱着炸药包、集束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而感动,其实哪有那么简单?

也就是鬼子坦克也少,步坦协同也不咋样还校否则人家步兵根本不给你靠近的机会。苏军为啥装备5.45毫米口径的突击步枪?不就是为了能够用短射程但是翻滚的子弹打倒那些隐藏的步兵反坦克火力吗?

话又回来了,步兵掩护坦克,坦克更要为步兵清除障碍和威胁。要为步兵压铁丝网、要为步兵蹚雷场。更要用战车上的火炮和机枪,消灭守军的各种轻重火力点,包括战车、掩体,甚至是碾压对方的步兵!

仅仅是一个战车引导步兵进攻的步坦协同就如此复杂,何况光是步坦协同就好几种战术需要演练的。

好不容易步坦协同练熟了,还要进行步、坦、炮协同作战。毕竟在刘子龙的设计中,炮兵才是核心!坦克只是奇兵!

炮火在前方几百米处开路,步兵和坦克保持着互相掩护的阵型前进,这其实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在真实的训练中,一开始大家连想都想不出来该怎么练。毕竟那时候的人连屏幕上的步坦协同都没见过。

从国外学过装甲兵的,也仅仅局限于技术为主,步坦协同等战术充其量也就是听过没见过的水平而已。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刘子龙亲自下场,从班级步坦协同开始做示范,一直做到连级,亲自跟在坦克后面、端着冲锋枪进攻,一点点的演示、一点点的摸索。

同时从汉斯家、鹰酱家请这方面的专家来讲课传授经验,总结属于自己的装甲兵战术。刘子龙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就是这样摸索着一步步开始的。

配属给这个团的摩步连和坦磕协同练熟练了,就再换一个步兵连,后来直接改为步兵营,一来让更多的官兵熟悉现代化战争的模式,学会步坦协同。

另一方面就是更重要的:学习反坦磕经验。

虽然之前在冀东出击作战中,有过与脚盆鸡薄皮坦磕交手记录,并且取得了击毁的战绩。但实事求是的讲,那是凭借手中的武器为主,而不是靠专门的反坦克技术和战术取得的。

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敌人会有更多更强大的坦克投入到战斗中来,所有步兵、炮兵的反坦克项目就成为必练课目。

毕竟对着假目标练十遍,不如对着真坦克练一遍效果好。

真正见识过铁乌龟冲过来什么样子,总比第一次体验要镇定得多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