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战后总结(2 / 2)

第二,不能集中优势兵力于决战方面。

第三,指挥官不能亲临前线,根据战场态势实时指挥战斗。

第四,通讯联络不畅,问题严重。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东路军取得的胜利,都是充分利用了西路军通讯弱点取得的。

第五,西路军地炮协同能力差,步坦协同更没有。装甲部队几乎没有发挥作用。而刘子龙采用的多兵种联合穿插,代表了最先进战术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高超的协同能力。值得全国军队学习。

第六,东西军对空联络均不畅。

第七,高炮部队未能完成防空任务。

除此之外,唐总参谋长还总结了河川攻击、防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强调了部队运动、尤其后勤运输中要注意对空警戒,尽量多利用夜晚运输。

大家还公推让刘子龙一定要进行一番总结。刘子龙在充分认可以上那些总结后,还做了补充总结:

第一,一定要加强部队的近战夜战训练,这是缩小双方差距的最好方式。

第二,加强部队刺杀训练,要多练对刺, 而不是只流于形式主义。必须要敢于肉搏,否则部队根本带不出来。

第三,坦克冲锋时候必须要有步兵掩护,不能让坦克单独冲锋。坦克的具体运用上,应该发挥其突击、堵缺口或者奇袭的作用,而不能当作正兵使用。

第四,要重视炮兵作用,炮兵射击必须准确,否则无法有效压制敌人,更无法进行步炮协同。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就这几天我观察到的炮兵射击技术,别说步炮协同了,肯定会杀伤自己人的。”

第五,一定要注意战场侦察,目前各部队战前侦察太草率太简单。

第六,指挥官在战术上非常莽撞,喜欢使用人海战术,这样会造成部队大量伤亡还不解决问题。

第七,指挥官指挥能力差,无法有效掌握兵力,喜欢正面硬打,不敢进行大范围穿插。

第八,预备队设置过远,又缺乏有效的运输手段和防空手段,一旦需要的时候缓不济急。他强调说:“各级军队都要掌握预备队,预备队既不能离战场太远、还一定要做好防空防谍工作。必须要有足够使用的预备队!留九分之一的预备队,在对脚盆鸡的战斗中是不够用的,要尽量留三分之一的预备队。比如一个团攻击的时候,不能只留一个连当预备队,要以留一个营甚至两个营作为预备队,来计算兵力投入。”

第九,部队攻击阵地得手后,必须要立刻转入防御,一边修整工事一边派出警戒人员。刚占领工事的时候是敌人最容易反扑的时候。

第十,部队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御,队形都是太密集,在防御时候千万不要把大量部队集中于明显的范围内,比如村镇、平原上,那样会遭到优势敌人火力的杀伤。

谈完这些,刘子龙还特别谈到了部队的训练问题,他认为基本技术训练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战术动作、破障、土工作业等姿势都过高;不论是单兵还是分队,都不会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隐蔽和防空;构筑工事技术差,工事构筑多不合理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