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2 / 2)

“是的,也可以这么说。”刘子龙点了点头:“我也是没办法,这场战争是长期的战争,关键的是坚持下去,而不是逞一时之勇啊。”

“但是”周启兰犹豫了:“如果你不派兵去前线,这就是抗命,而且全国人民那里,也不好交代啊。”

刘子龙再次陷入沉默,良久他回答道:“初期敌寇势头肯定很猛,正面硬扛其实发挥不出咱们的优势,白白增加伤亡。我是想等到随着敌人不断深入内地,战线拉长、后勤不济、又建制不全再倾全力一击,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才能发挥咱们的优势。”

周启兰叹了口气:“恐怕难遂人愿。还是要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才好。既要保住主要实力,又要能够对上对下交代得过去。”

局势持续恶化,京师附近的西北军虽有十万之众,但是长期首鼠两端,造成了情报外泄、进退失据,很快就一败涂地。敌寇向西向南持续进攻。

很快华东也燃起战火。国府军主动向当时最大城市沪市的脚盆鸡驻军发动了进攻。如此一来,一南一北两个主战场就形成了。

刘子龙针对华北地区不断沦陷的现状,立刻派出了两支已经准备好的部队迎敌开进了。但这并不是国府希望的到正面战场去迎敌,而是深入敌后的两个总队。

两支总队都有万人规模,相当比例的军官都具有在东北打游击的经验。这两支队伍就是为了发展敌后游击战准备的。

总队都是师级单位,下设支队、大队、中队、小队。由于是为了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因此编制和武器配备都与正规军不同。

总体而言就是减少重武器,不配备汽车,让部队更灵活、更具有独立作战能力。其中以支队、中队、班为主要独立作战单位。

整体编制仍旧采取三三制。

每个班正副班长使用冲锋枪,装备一挺轻机枪、一具掷弹筒,其余人装备步枪。

小队下设三个班,中队下设三个小队外,还直属有一个特务小队。

特务小队下设两个班,一个警侦班,一个战防枪班。

警侦班负责连里的侦察和连部的警卫,也照样装备机枪和掷弹筒。但与普通步兵班有很多不同:一来级别高,都是老兵不说,大部分是士官,班长是准尉;二来人数多,全班有二十多人;三是装备好,大部分人都是用冲锋枪,正副班长除了冲锋枪外,还要带一支手枪。

另一个战防枪班,装备三支战防枪。不要小瞧这三支战防枪,整个连队的独立作战能力就基本形成了。

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御的时候,有机枪和冲锋枪进行火力压制与扫射,掷弹筒进行火力覆盖,而这三支战防枪,可以打移动的战车、汽车,可以打固定的碉堡工事,甚至可以在对射的时候打对方的重机枪!

而到了大队一级,有一个机炮中队进行火力加强。这个配置既比不上正规军的一个营,也比不上脚盆鸡的一个大队。

机炮中队有两个重机枪排,装备六挺重机枪;一个迫击炮排,装备3门82毫米迫击炮。

之所以武器大大缩编,也是因为在敌后战场,既要满足基本的火力需求,也要考虑到弹药补充的问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