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团的胜利(2 / 2)

趁此机会,四六连冲入该村。村落作战是部队的训练科目之一,这些训练有素的部队,采取多路进攻、逐栋房子打、逐坑道炸,逐点肃清的战术,到中午时候肃清了残敌。控制了该村。

而三营也连续打退了敌人增援部队的反扑,确保了阵地的巩固。

战至24日中午,部队已经向纵深突入三公里,与敌暂时对峙。

并且为了增加575团的突击力量,已经有所损失的装备二号坦克的坦克营调走,替换为一个武器弹药均充足的t-26坦克营支援575团的继续作战。

随即,三营在新坦克三营(欠九连)的配合下继续向纵深进攻。但是很快就出现了协同问题。

在进攻当中,进攻部队居然遭到了自己坦克压制火力的封锁。步兵用红黄旗三次联络,但都未联络成功。部队只好撤回,重新组织进攻,耽误了宝贵的攻击时间。

重新沟通联络后,三营在团炮群和坦克部队的支援下继续进攻,陆续攻下敌人多个要点,完成第二阶段进攻目标。随即全营转入防御,巩固已得阵地。

入夜后,担任穿插任务的一营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阻敌增援的任务,并协助二营肃清残敌。

到了25日中午,担任预备队的576团二营接替三营上来,在575团的指挥下,夺取了最后一个目标:195高地。

攻击过程非常顺利,全歼了驻守在此的75毫米山炮分队,毙敌三十七名,缴获了两门九四式75毫米山炮。

这就是战前情报显示支援给该地区守敌的那两门75毫米山炮。

至此,夺取该河谷平地的战斗胜利结束。

在兄弟部队支援下,575团突入敌人纵深达八公里,歼敌一个大队大部和伪军一部。

共统计鬼子兵尸体四百多具,俘虏鬼子一名。

争取伪军起义100余人,俘虏四百多人,歼灭伪军约200多人。

缴获轻重机枪十八挺,各种枪支二百多支,山炮两门,子弹一万多发。

我军伤300多人,牺牲七十八人。

这次战斗的区域,是一处两河夹住的平原地带,属于典型的河川进攻战斗。鬼子依托山体山洞、村庄、坑道、地道为骨干,结合野战工事组成了环形工事,并且坚决扼守,各支撑点能够互相进行火力支援。

但是,鬼子脑子僵化的问题也凸显,那就是死守能力出色,但是基本不进行机动和反击。

这次团进攻正面为四公里,战斗纵深八公里。

炮兵和坦克兵的密度为,平均每公里正面有两个炮兵营,1.2个坦克连。

这个密度,虽然不能和欧洲战场相比,但是在东亚战场已经是翘楚般的存在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