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敌后守城(2 / 2)

更关键的是,轻机枪和掷弹筒一样都不少。

但是此次伏击鬼子骑兵的火力支柱却是警察及他们带领的民兵:他们有一挺九二式重机枪!

这挺重机枪一直在这里摆着,只换人不换枪,目的就是防守北城门。

六挺自动武器向着城下猛扫,其余人开始投掷手榴弹。尤其是重机枪连续的猛烈输出,把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鬼子瞬间纷纷扫落在地。

没被打倒的鬼子立刻拨马往回跑,但是狭窄的城门已经被守军扔下来的手榴弹封锁住,连续炸倒几匹战马和鬼子兵,门口也被堵住了。

城外还没进来的骑兵见此情景急忙催马往城里冲,他们毕竟不具备爬城的能力。

结果一进来还没看清楚怎么回事,就被手榴弹或者子弹打下马来。

眼见进去就是送死,城外的骑兵只好朝城墙上放了几枪后,拨转马头撤了回去。

这是县城防御战的第一战,一下子就打死了30多名鬼子骑兵,大大助涨了守军的士气。

打死这些鬼子兵后,城上的人员也不顾上打扫战场,立刻把枪口对准外围的护城河,准备扫射持续进攻的鬼子兵。

不过眼见偷鸡不成反蚀把米,鬼子也就放弃了进攻,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

鬼子的坦克也是,在咣咣打了几炮后,眼见37毫米的小炮对城墙及上面的工事没有多大的威胁,也就放弃了炮击。

双方,都投入了对于接下来作战的准备工作当中。

守军要做的事情很多。

警察帮助地方政府,安排老百姓到能够躲炮的菜窖、防空洞、坚固建筑脚下躲藏,同时在城内戒严,防止敌特破坏和指示目标。

而部队和民兵则根据早就划分好的战斗界限,分片上城防守。

师指挥部也搬到了城内的兴隆塔上。该塔共有13层,是全城的制高点,在此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城内城外的情况。

山炮营被布置在城内的一片树林中,既可以向四周射击,也便于隐蔽和机动。同时,还将战防炮营的8门37毫米战防炮,通过马道推上了城墙。

意外惊喜是,八团二营、三营赶来了。也就是他们最早与这股敌人发生了交战并向师部预警。虽然仓促间没有挡住敌人,但是自身伤亡并不大。

鬼子目标不是他们,所以并没有恋战,便摆脱他们而去。

八团此时一个营派出去支援其他根据地了,还没归建,于是团长带着这两个营及团直属部队,绕了一大圈,从鬼子还没围住的南门钻进了进来,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县城的防御。

于是,县城从南北大街一分为二,西部由骑兵营、侦察连负责,东部由八团(欠一营)负责防御,民兵则配属于主力部队协助作战。师工兵营、警卫连担任预备队。

除此之外,还与周边部队取得了联系,根据情况在外围对他们进行支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