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石灰手榴弹(2 / 2)

同时,鉴于鬼子一贯喜欢放毒气,战士们都配有防毒面具,且昨天跟着弹药又送来五十副防毒口罩,做到了全员防护。

所以虽然毒气增加了防守难度,但是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战斗激烈的时刻,配属给七连的一挺重机枪被打坏,另一挺也恰巧在此时出现了故障。敌人的压制火力迅速朝这里射击,打得机枪排撤不下来了。

好在十连的那个增援排及时赶到了,三挺轻机枪向敌人横扫,同时又扔出了一排烟雾手榴弹,掩护着重机枪排撤下了阵地。

就在将防御重心倾斜向七连的时候,敌人又突然发动了对九连的进攻。

本来嘛,村子就那么大,敌人却有两千多,一个七连的正面根本摆不开兵力。

九连战斗力本来就较弱,再加之被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快就被突破了围墙。

关键时刻,三营长亲自带着预备队,八连的两个排赶到了。

这样一来,三营长亲自指挥着八连和九连,并肩抗击鬼子一个大队兵力的进攻。

此时围墙已经到处是缺口,鬼子四处涌入。

好在预设的上下交错的火力网将敌人牢牢阻击住,机枪拼命扫射,那门九二式步兵炮也采用直瞄的方式,打击鬼子的炮兵阵地、重机枪阵地。

就在敌人已经接近了第二道防线的掩体时候,战士们扔出了手里的秘密武器:用布包着石灰的加重手榴弹。

虽然投掷距离不远,但是巨大的爆炸让石灰四散开来,鬼子立刻丧失了战斗力,根本来不及佩戴防毒面具。

四散的石灰久久不能散去,鬼子只得暂时向后撤退。

激烈的战斗持续到五点半,天完全黑了下来,鬼子最终只能放弃了对瓦房村的进攻。

根据上级的命令,他们已经在此完成了阻击任务,将在夜晚选择突围。

而让人没想到的是,鬼子并没有继续纠缠,而是很快率领部队离去了。守军也正好在向上级汇报完作战经过后,携带着伤员和武器,趁着黑夜,迎着敌人的方向前进而去。

鬼子此时的的任务,是向根据地的纵深快速突击。所以遇到伏击后,他们的快速纵队并不纠缠,而是绕道继续前进, 把阻击部队留给后续的步兵部队。

但是这次围攻,鬼子也暴露出来部队番号过多,互不隶属,指挥困难的问题。更关键的是在战斗中,发现守军火力旺盛、而且村子里面防御工事非常完善。那么多机枪,他们估计里面至少有一个团的兵力,所以入夜后非常担心村子里面的守军反冲锋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于是才有了入夜后他们先撤走的举动。

这种四处发生的战斗,看似不能挡住敌人的进攻,其实就是在不停地消耗敌人、打击敌人,从而最终积小胜为大胜,粉碎敌人的扫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