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桂军登场(1 / 2)

为了统一指挥安南的作战,刘子龙将邱明派往安南坐镇指挥。

邱明作为驻军总司令,是实际上的掌控者,统一指挥行政与军队等事务。

十九兵团杨司令员,作为副总司令,辅助邱明进行军事指挥。

为了应对来自国府军的进攻,动员安南的老百姓,结合之前高卢鸡留下来的工事,十九兵团构筑了三道防线。

在工事的修建过程中,刘子龙并没有要求大范围构筑永备工事。

首先是时间不允许。

永备工事要追求高度的坚固,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都需要时间。

其次是消耗太大。

这些山岳丛林,又加上植物茂密,把建筑材料搬上山都非常吃力,而且永备工事需要大量的钢材和水泥,这些都是工业化的产物,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当然,更重要的是刘子龙的作战指导思想。

根据安南北部的地点,刘子龙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

那就是利用和神龙国接壤的复杂地形,给予国府军部队以大量的杀伤,然后把国府军主力放入安南首府附近的平原地带,再利用山地切断国府军的后勤,以十九兵团的主力和装甲部队,将其围歼。

也就是说,再次利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打一次歼灭战。

那么国府军只夺取边境险要地形,而不进攻行不行?

这样的话刘子龙也想到了:国府军的进攻目的,肯定是要歼灭自己在安南的有生力量而并非占领,否则就没必要对外宣布会在歼灭叛军后立刻撤兵而不留一兵一卒了。

那样自己也无所谓,反正十九兵团的任务就是守住安南北部,然后尽可能地牵制住国府军的部队。

到了九月底,国府军已经陆续增兵到了四个兵团、五十万之众。

各种情报纷至沓来,这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为了达成预期作战目的,以自卫军配属在前方,十九兵团主力集结于首府附近的平原,等待与其决战。

9月30日夜,国府军从桂省、黔省两个方向的进攻,悄悄展开了。

从桂省方向进军的国府军,以其地方部队中最精锐的桂军第七军为先锋,猛扑谅山防线。

谅山对于安南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其位于直面神龙国桂省的安南北部,北距神龙国边境18公里,南距安南首都直线距离只有130公里。

从地形来看,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热带丛林山地;

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安南北部平原。

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首府。

因此,谅山不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安南首府的屏障门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