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识时务为俊杰(1 / 2)

“任你几路来,我就挑一路打。”

此时,十九兵团四个军的主力,位于首府城外,已经构筑了层层坚固的阻击阵地。

而且坦克、重炮也集结于此,兵力将近二十万。还有不少的自卫军和安南民兵配合,各种物资准备充分。

反观南下而来的国防军部队,虽然账面数字有五十万之众,但是这半个多月来因为作战、生病而损兵折将不说,还需要派兵驻守占领区域、派兵掩护其交通线路,实际可以用来与我方作战的部队规模,已经只有三十万左右。

更关键的是,比起我方以逸待劳、物资充足,这些南下的疲惫之师物资供应也出现了大问题。

当他们出现在首府城下的时候,立刻遭到了阻击部队的迎头痛击,疲态尽显。

中基层官兵也呼吁部队要赶紧休整、补充弹药与粮食。

弹药还是其次,更关键的是粮食。

可是漫长的补给线,又偏偏恰逢雨季,一路上还不停地遭到刘子龙部队和安南游击队的袭击,每日能够送到前线的粮食弹药实在是杯水车薪。

深入安南的国府军遇到的困境, 其实就是每个战场上跟刘子龙部队作战的部队遇到的困境。

而南安糟糕的天气,更加剧了这种困境。

无奈之下,也只得就地筹粮。

但是首府周边早就进行了坚壁清野,老百姓一个都找不到,粮食更是一颗都没有,甚至没成熟的庄稼也都割掉了。

部队只好挖野菜、挖田鼠洞找粮食。

钝于坚城之下、久攻不克,部队又粮弹不济、兵疲将惰,谁都知道已经到了危险境地。

屡次向国府求援,可是国府在淮河下游的大战也接连受挫,有限的资源必须优先保障那里。

因此对于安南部队的支援,只能是杯水车薪,聊胜于无。

随着内地战场越来越不利,进驻安南的国府部队有了撤兵的打算。

这一情况,也被刘子龙方面及时掌握了。

没办法,人心散了,部队不好带了。

根据计划,国府军宣布惩罚“叛军”的作战行动获得了胜利,为了尊重南安主权和领土完整,将陆续撤出安南。

这等于把如此重要的情报,拱手告诉了刘子龙。

然而,他们也不想想,双方主力部队还没有面对面的打过一仗,刘子龙可能放他们走吗?

这个事情,很多人看明白了,包括国府军内部的不少将领。

而且有的人不仅仅看明白了,还通过逆向思维,找到了救命之道:比如国府军的绝对精锐52军。

这52军乃是国府军中战斗力响当当的部队,战斗力不差于五大王牌,因此有“第六大主力”的美誉。

其麾下原有第2师和第25师,都是精锐之师。

现在第2师已经调出该军,并在之前的宋城战役中被我军全歼,当时该师装备有坦克、有鹰酱援助的105榴弹炮,足见该师是一支重点部队,也是宋城战役中敌三个师最强悍的一支。

而25师更了不起,它有个响当当的外号:“千里驹”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