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量子掠夺,系统崩溃(1 / 2)

撒旦之手并非是传统的能量攻击手段。

虽然说在联邦内,超过80%的超距武器都是激光能量攻击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联邦只专注于这些简单武器的生产。

随着时间推移,更有科技含量的超距武器会逐渐问世。

现阶段之所以比较缓慢,是因为联邦的精力被吸引到了维度方面。

无数的能源供应给了维度,那么其他学者的预算自然会削减,自然的,在其他方面,联邦会进入一个阶段性的寒冬。

这无法避免。

除非让维度探索开始正收益。

ella要这么快的进入四维,同时征服四维也是这个原因。

维度方面的探索必须产生正收益,甚至亏损得小一些,ella都可以接受。

撒旦之手的充能持续了11天。

这其实在众多超距武器中算是一个比较短的数字。

很多的超距武器充能时间甚至可以达到几个月,几年。

因为它们要动用的能源量太巨大了,巨大到有时候连发射它们的设备都顶不住这么高强度的功率输出。

相较而言。

11天。

不过转瞬即逝而已。

在前进了11天之后,宿阑就命令舰队停止前进。

同时其他四支舰队也停在了恒星系外围。

这些都是计划的一部分。

几乎也是所有舰队停下的同一时间,撒旦之手充能完毕,电磁场预热完成,聚能通道磁力场铺设成功。

伴随着一股恐怖的吸力,所有人都观测到恒星系内部开始出现严重的光线散射问题,就像开了模糊效果般。

其实不止是光,还有其他的东西。

撒旦之手不是一种进攻类超距武器,而是一种干扰类超距武器。

它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抛射大量粒子到指定的恒星系,吹乱整个恒星系所有量子系统,让恒星系的量子系统产生崩溃。

而现在,它展现出的是第二种模式。

在近距离的情况下吸收一个恒星系的量子,达到同样的目的和手段,即恒星系统内部的量子系统崩溃。

量子系统并不是原子系统。

所谓的量子就是基本粒子。

撒旦之手可以远距离改变基本粒子的电荷,使其在和其他基本粒子产生反应的时候出现混乱。

近距离直接对恒星系内游离量子进行吸引,冲击原本的量子体系。

这种近距离的攻击,也被称之为量子掠夺。

量子掠夺的目标含盖光子。

当然,在四维光子并不叫做光子,这些“光子”的速度其实比在三维世界中的光子速度还要快。

但没差别。

四大基本力依旧在四维适用。

电磁力、强力、弱力虽然发生了底层的微观改变,但在科学解释之后,其本质是没有太大差别的。

对于高等文明来说。

将三维的四大基本力转换为四维的四大基本力应用并不困难。

适配的时间也并不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