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韩国的缓兵之计【求订阅*求月票】(1 / 2)

赵高也明白姚贾的意思,挥了挥手,让暗中追出去的人回来,免得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他们首要的任务还是将韩国国书交回咸阳,昭告天下。

至于卫庄,现在还入不了他们的眼。

白亦非目送着使节团从视线中离去,还是派出了数百雪衣军护送,以免再出现其他的事,给秦国口实,又要被迫割地求和。

南阳已经被割出去了,韩国再割就只能割让司隶王畿之地了。

至于韩国俯首称臣,他是同意的,但是却不同意割让南阳,只可惜如今的韩国已经不再是夜幕的天下。

他也被丢到了边军之中,无法再插手朝堂之事,等他收到消息的时候,国书已经签订完成。

所以他充满带兵赶回,目的就是要去见韩王安,收回君命,不割让南阳。

至于救下卫庄不过是因为恰逢其会罢了。

只是秦使刚走,白亦非就在路上遇到了韩王车驾,并没有需要回到新郑。

“末将拜见大王!”白亦非上前行礼,也好奇韩王安不在新郑呆着跑出来做什么。

“你都知道了?”韩王安叹了口气,谁能想到姬无夜和张开地一死,整个韩国他唯一能依仗的居然是白亦非。

“南阳不能割让!”白亦非认真地劝谏着。

哪怕他们曾经有多么的隔阂,但是现在,他们都是韩人,必须为韩国考虑,韩国都没了,他们的争权夺势又有什么意义呢?

“将军误会了,割让南阳,俯首称臣,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新任韩相韩熙笑着解释着。

姚贾逼迫他们当场签下文书,他们没有办法,只能表面上先应承下来,过后再另谋他法,先拖住秦使再说。

这种事他们有经验,当年他们不就是割让了上党给秦国,转手却又将上党卖给了赵国,导致了秦赵的长平大战,甚至秦国都将目标从韩国身上转移到了赵高,打出了邯郸保卫战。

现在也一样,他们就是要拖,先稳住秦国,然后向其他诸侯求援。

秦国想要东出,韩国从来不是首选,秦岭山脉的阻拦,秦国大军很难越过秦岭,只能走函谷关。

他们只要拖住,赵国、魏国愿意出手相助,那么秦军就很难东出函谷,越过黄河天下,南下韩国。

秦国东出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顺着黄河几字的右下,贴着秦岭山脉平行而出,黄河两岸,一面是秦岭山脉的华山、崤山,华山绝壁天下闻名,秦人想要越过华山直接南下除非能飞,否则他们想要大兵力南下也只有一条路可选。

在黄河的另一面则是与秦岭同样平行的中条山,再往东则是与中条山平行的王屋山和太行山脉。

这也是为什么函谷关、潼关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原因,潼关就在秦岭、中条山形成的峡谷口,函谷关则是在两座山脉形成的峡谷中央。

因此,只要秦军无法大兵力南下,韩国其实并不担心秦国有能力接手南阳的。

他们更相信赵、魏两国不会坐视秦军大举南下的。

唇亡齿寒的道理,赵魏不可能不清楚,甚至秦军真要占领南阳,南面的楚国也未必能于视无睹。白亦非皱眉,道理他都懂,但是若是秦国没有派出大军前来,只是派出官员,韩国难道能阻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