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千古流芳的一桩壮举(2 / 2)

这就是张韩当年最为主张的君子论迹不论心。

不过,张韩目前还没有抓到过荀彧有徇私枉法、网开一面的这类小事。

他准备以后想办法去深挖一下,不然会好奇得不行。

“如此,许攸现在已经失去了信任,而我得到的消息是,袁绍依旧主战。”

“并且是,大肆屯兵黎阳,准备进攻官渡。”

“濮阳至黎阳之间,仍然还是战场,那几条河依旧是重中之重。”

“这一次袁绍,至少要出动三十万大军,甚至加上结盟来相助的兵马,号称有六十万之多,来势汹汹,大量的檄文恐怕在二月底,就会如雪片一般吹至我境内。”

“伯常,你可知当下主公最为担心的是什么吗?”

“乃是,南北异动,腹背受敌,江东和刘表虽仍在争夺、关外诸侯亦是被钟寺卿镇住,但,一旦战事拖长,则会时局危险,他们任何一人,一旦反应过来,就会突袭我军后方。”

戏志才轻抚胡须,瘦削的面容满是凝重,眼神仿佛锐利的刀剑,沉声道:“因此,此战非速不可。”

“我们,仍然需要奇兵制胜!”

两人的目光,也都灼灼含华盯住了张韩。

“啊?我!?”

张韩愣住了,半晌后才咬牙道:“真该死啊,你们难道不知,去年冬日我威震河南河北,斩杀袁绍两员大将,无数将校,又临河而痛骂,令他七窍生烟。”

“今年再去,肯定会百般防范,甚至,恨不得除我而后快,我还算奇兵吗?”

“一旦奇兵被人盯住,处处皆有军报不遗余力、不论代价的传回去,又怎么算得上是奇兵呢?”

“不错,我们的确已经商议过此情,知道他一定会百般防范黑袍军。”

两人都点了点头,语气十分郑重,但眼神却依然坚定。

仿佛还是把张韩当做奇兵一般。

“我决定,设一计,让袁军防不胜防,”郭嘉敲了一下案牍,“若,先行料定断言,袁军一定会针对伯常而用兵,则将计就计,顺势而为,未尝不可。”

“你的意思是……”张韩登时后仰,肃然起敬,眼神都有些呆滞了,“你们两个,打算拿我钓鱼?!”

“哈哈哈!”

郭嘉和戏志才同时乐而发笑,他们总是能在张韩口中听到这些颇为趣味的形容。

“不错,袁军的目光若都在你身上,那么其余兵马反而轻松了。”

“伯常可别忘了,我们不只你黑袍骑一支铁骑,还有虎豹骑!”

“今年青州兵中精锐之师操训已达五年,又可挑选子弟,增虎豹骑三千六百骑,军备精良,以全面马具装配,若奔成洪流,何尝不是无坚不摧!”

“如此雄兵,当年飞熊又如何?!”

张韩咬牙切齿的捶打桌案,“你们可真有招儿啊!”

“唉,伯常啊,”戏志才叹了口气,“纵观全军营,唯有你方能担此大任。”

“能文能武,可观战局之长远,利用山形地形临时设计布阵,谁人能比得过你?”

“即便是野外遭遇厮杀,城上固守,又有谁人比得上你。”

“如此功绩,乃是千古之名,供后世传扬,真若功成于此,伯常又如何不是千古第一人也。”

“千古,第一人……”

张韩沉吟的时候,忽然感受到了系统义父在不断的发出灼热的气息。

好似,在汇聚极大的福泽,好家伙,这意思是连它都想我去领了这一桩功绩,然后给一波天大的奖励。

这么说,我还非去不可了。

呸,狗贼系统。

“容我想想。”

“嗯,”郭嘉和戏志才自然也不逼,一起走来这么多年,他们心中清楚,这不是在威逼张韩。

没有人逼得了他,若是愿意去,得不到军令他也会抗命偷偷去,等回来再加减乘除。

若是不愿意去,他自然也有办法脱身,坚决不会答应。

这一切,还都是要看他自己的选择,此次布局,和以往还有所不同,以往是伯常出奇制胜,无人能猜测其心。

而此次,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看的是胆略。

“哈哈!”在门口躺着的典韦忽然爬了起来,转身看向他们三人,瓮声瓮气的笑道:“俺是听明白了,此局,甚是有趣,俺想去。”

“袁军那些破砖烂瓦,俺可斩杀千人以祭酒,再去踏废墟上,笑他仲氏插标卖首。”

“你斩什么祭酒?”郭嘉瞪大了眼睛。

典韦拍了拍头,尴尬的道:“就是,壮俺这千人斩的美酒之名。”

“那你就说壮名声,你斩什么祭酒!?”

这里面坐着前后两任祭酒,张韩以后说不得也是要当军中祭酒的。

你斩个试试,我们三个很强的,你未必是对手典二愣子!

郭嘉心里不屑的讥讽回击。

“二位兄长先回去,我与家臣门客商议一番。”

张韩郑重的抱了抱拳,此事,他必定要广开视听,不可独断,需得准备万全。

这可能是,我此生最细的一次,需要准备到方方面面。

我已经是君侯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既然要去领功绩,就必须要算计到每一处细节。

张韩心里暗暗下了决心。

而且,我还有“鸿运当头”呢,不至于这么倒霉,这个忽悠我的千古第一人的虚名,好像可以取得。

“好,在下……”郭嘉忽然如此自称,后退了两步,拱手躬身,一揖到底,诚恳的道:“在下郭奉孝,不说冠冕堂皇之语。”

“为,当初所受之轻视,为放出之豪言,多谢君侯之大义,君侯武运昌隆,定有良策!”

就是,为了以前吹的牛逼而努力呗,你也是个狠人,张韩心说。

……

晚上,贾诩从军营赶回来吃饭的时候,张韩当场给他说了这件事,贾诩碗箸都还没拿稳又放下。

一脸惊喜的道:“好事呀,这等功绩送到嘴边,君侯真是走鸿运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