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黄承彦一家也来了?【求月票】(2 / 2)

所有人的命运都已经改变,所以没必要再考虑这些。

李严有些惊讶的问道:

“黄承彦出自江夏黄氏,他居然也会过来?”

贾诩解释道:

“正方有所不知,世家大族不喜欢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般都会多方下注,以此来保证家族能顺利延续。”

《三国演义》原著中,荀氏下注最多,袁绍、孙权、曹操、刘备等诸侯手中,都有出仕的荀氏官员。

哪怕诸葛亮一家,也分成了好几个阵营。

诸葛亮、诸葛均在蜀汉;诸葛瑾在东吴、族弟诸葛诞在曹魏,都官至大将军或丞相,成为各个势力的重臣。

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还成了东吴一手遮天的权臣,可惜后来被诛杀,连带着东吴的诸葛一族全被夷灭。

幸好诸葛亮没儿子的时候,过继了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乔为养子,以至于诸葛恪被杀后,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又恢复了诸葛瑾后人的身份。

现在诸葛一家没这么曲折,全都在长安定居,诸葛瑾甚至还跟在蔡邕身边,帮忙整理文档书籍。

作为诸葛亮的亲哥,大家还是很想拉拢的,郭嘉想把他吸收到保密局,田丰想让他参与修订律法,但考虑到诸葛瑾的性格,最终还是让他跟在了蔡邕身边。

先当个文秘,然后再外放为官,历史上的诸葛瑾官至大将军、左都护,封宣城侯,是东吴一等一的重臣。

如今在长安,自然得好好培养培养。

至于曹魏的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如今年龄还小,和马铁等人一起,在宫中做伴读。

庞德公和黄承彦的加入,让贾诩对长安大学有了更明晰的规划。

医学院现在已经有眉目了,张仲景正在筹备,回头再调一些太医进去,不说培养多牛逼的医生,但培养一些赤脚医生还是很容易的。

除了医学院之外,老贾本打算再立个文学院和军事学院,但考虑到义务教育的需要,准备再加一个师范学院。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司马徽很适合担任院长一职。

师范学院要大力培养教师,这样才能促进义务教育的推广进程,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

大儒蔡邕负责文学院,培养文官为主。

至于另一位大儒卢植,还是负责军事学院比较好,毕竟汉末三杰中,他是文武方面都非常突出的将领。

而军事学院的副院长,自然就是朱儁和皇甫嵩了。

再过两年,几位老将退居二线,就让他们一边在长安养老,一边继续发光发热。

到了那个时候,法学院应该也会成立,开始培养善于查案断案的捕头、法医、以及律法相关的专业人才。

另外,负责工业方面的工学院、负责矿物开采的地质学院、负责种植方面的农学院等等,都需要筹备。

至于军事学院,也要重新扩大,甚至独立成军事大学或者国防大学,将军事行动中的情报、参谋、征兵、训练、装备、后勤等部门细化,让军人更加趋于职业化和规范化。

一想到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贾诩就忍不住捏了捏眉心……距离正式退休去现实世界享福,还很遥远啊!

长安那边,刘协了解完情况,来到现实世界,把这些事汇报给了李裕。

李裕没想到成廉再次立功:

“立功就得奖励,给成廉封个爵位吧,鼓励他一下。”

刘协赶紧答应道:

“等庞德公和黄承彦来到长安,我就封成廉为关内侯,兼鸿胪寺丞。”

好端端的武将,却莫名其妙成了大汉的HR,现在提拔,也只能让这家伙在外交和招揽人才方面发挥作用。

回头等老一代官员下去,成廉的地位将会很超然。

因为朝廷大部分官员都是他举荐的,堪称三国第一伯乐!

晚上,穆桂英吃饱喝足,坐在院子里跟貂蝉视频通话。

“哇,你们那边居然还有太阳?殷州都天黑了。”

“这边八九点才天黑,周姐姐带我吃了好多好吃的,还去博物馆看了干尸,那些尸体历经千年都不腐,看着好震撼。”

穆桂英笑嘻嘻的说道:

“这有啥,我还见过好几百亿岁的人敷面膜呢……小蝉仙子,你有没有给我买礼物呀?”

“买了一堆呢,还挑选了一些超级大的坚果和果干给你们发了快递,收到后让先生做成玛仁糖,肯定很好吃。”

“好的,收到快递我俩就开始做。”

你是凑数的吧……貂蝉喝着美味的西域风味饮料,边聊边和周若桐走出了大巴扎,打算再去附近的夜市逛一逛就回去,明天坐飞机去喀纳斯,接着去伊犁大草原,然后拐到南疆转一圈,就直飞大西南看熊猫、次!火!锅!

李裕给穆桂英端了一杯鲜榨的西瓜汁:

“别羡慕了,等你户口办好,也让你出去玩一趟。”

女皇大人还在感叹那边没有天黑的事:

“还以为是一起天黑呢,没想到时差居然这么大……真羡慕那些小不点儿国家,不管风俗还是地理位置,都相差不大,不像咱们华夏,天南地北的差距简直像换了个国家似的。”

你想埋汰棒子国就明说……李裕默默吐槽一句,打开手机,挨个儿给周若桐和貂蝉的朋友圈点赞。

该说不说,那些西域美食看得李裕也有点馋了,有机会了亲自去转一圈,尝尝当地的美味小吃。

第二天一早,李裕吃完早餐,去买了一堆坚果和各类果干,在厨房捣鼓起了玛仁糖,也就是论克卖的切糕。

周教授发的快递几天后才能到,现在先做点练练手,免得浪费了好食材。

穆桂英抓了一把葡萄干,边吃边问道:

“我看网上说好多人买切糕都上当受骗了,有没有不上当的方法?”

“有啊,不管对方报什么价格,伱就咬死了只买五十块钱的,多一分都不要……不过我个人建议还是不吃,买个东西搞一肚子气,不值当。”

李裕在吐槽切糕,但穆桂英却敏锐的发现了商机:

“诶,以后我可以这么跟异族做生意,说好的一斤多少钱,等算账时改成一克,他们要么认栽,要么拿出所有财产赔偿我的精神损失……”

李裕顿时乐了:

“你这不就是明抢嘛?”

“就是明抢啊……对待异族,难道还需要春天般的温暖吗?”

为了避免这丫头玩得太过火,李裕提醒道:

“信仰娘娘的部落就别欺负人家了,只欺负那些信仰不一样、不认同华夏文明的异族。”

“YesSir!”

两人在厨房忙着研究玛仁糖时,水浒说岳世界却是另一番景象。

岳飞打扮得像个贵公子似的,骑着一匹雪白的骏马,和身穿锦衣的周侗带着十来个骑兵,一起离开麒麟村,前往内黄县城。

今天是比武应试的日子,虽然汤怀张显王贵几人没像原著中那样去参加比试,但周侗作为考官,却不能缺席。

当然,比赛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要给岳飞说姻缘,顺便把县令李春拉到己方阵营中。

“鹏举,今日我安排你在恰当的时机试射弓箭,你莫要紧张,平心静气展示便可。”

比武应试的成绩不重要,反正不管谁蹦跶,最终都会成为岳飞扬名的踏脚石。

原著中也是这样,岳飞一骑绝尘,成了内黄县的武童,然后又成为武举,最后在夺取武状元的过程中,一枪挑死了小梁王,即将到手的武状元也就这么飞了。

希望以后还有机会遇到小梁王,重新把他挑落马下……岳飞甩甩脑袋,一马当先的向县城方向飞奔而去!

————————

还没拆线,不过可以坐在电脑前了,明天开始两更!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