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什么?陛下要推行儒道?(2 / 2)

这也是嬴政找冯去疾的原因,前面那些都是可有可无的废话,因为嬴政自己全都知道,他比谁都了解。

唯有对这些权贵,嬴政才是必须要面对和拿下的。

“朕如此做,倒也并不是爱子心切。”

嬴政看向冯去疾,淡淡说道,“朕要推行儒道,并不因为扶苏。而且朕要推行的,与他所说的也并不是一回事。”

嗯?

什么?

听到嬴政的话之后,冯去疾一阵意外。

陛下推行儒道,并不是因为大公子扶苏?

而且,陛下所说的儒道,不是之前大公子一直所说的儒道?

这儒道不只一个流派,这一点冯去疾其实也是知道的。

没错,儒道从来都不是只有一个儒道派别,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孔子之后一口气分了八派出来。

不光人会精神分裂,思想其实也会精神分裂。

其中齐国人最为推崇的,对后世儒道影响很大的,是子张之儒,颜氏之儒,还有孟氏之儒。

子张是孔子晚年弟子,他的名气不如别的几个大佬,比如颜回子路子贡等,但是将孔子的主张真正发扬光大的关键人物就是子张,不是他晚年更进一步的收徒教学,孔子的思想是不可能在自己死后没多久就流传甚广的,堪称小孔老二。

而另外两个颜氏和孟氏就是颜回和孟子,这两个人的思想,因为强调安贫乐道,强调仁爱,而被齐国所推崇。

这三种基调的结合物,就是扶苏和淳于越这帮人,最想推崇的。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和流派,那就是子夏。

子夏非常注重礼制,他的礼制这东西说的不是仅限于周礼,而是一切礼仪,一切制度,都必须得到强化,让人不得不服从,如果不服从,那就要付出严重代价。

熟悉吧?

没错!

这就是法家的原始雏形!

子夏这个儒家大佬,他其实才是法家的鼻祖!

儒家一辈子质疑法家,诋毁法家,反对法家,但是法家却是起源于儒家的!

然后在后来的历史上,儒家又和法家合而为一了……

质疑法家,诋毁法家,反对法家,最后成为法家……

不过对于冯去疾来说,哪怕是子夏,那距离现在的法家也有不少的差距呢。

所以任何一个儒家流派,那和法家终究都是不一样。

当然后世里面又出了一个新的儒家流派,叫公羊学。

这个其实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但是一开始只是口头流传,而直到汉朝时期才最终形成书卷形式。

公羊学派的核心思想,就是大一统,大复仇,不过他这个大一统,指的不是统一,指的是身为帝王应该包容万物。然后世间万民都要遵从帝王的统治。

而所谓的大复仇,那确实很有法家的思想,任何反对规矩礼法的人,都要受到惩戒!

他的这一流派最后其实都被汉武帝刘彻给吸引过去了,不但吸引了还给改革了,所以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的,差不多就是,公羊派的儒,而且进一步加入大把的法家思想,阴阳家思想,还有一些道家思想,塑造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思想统治工具。

但是这种理念,在秦朝的时候还并没有被推崇出来呢。

所以冯去疾并不知道……

“陛下,微臣笨拙,不知陛下想要推崇什么样的儒道?”

冯去疾小心的问道,“可是以微臣的拙见拙闻,这不管什么样的儒道,与商君变法的国策都有很大的出入,未必能对大秦有利啊!”

“哎……”

嬴政听了不紧不慢的说道,“这只怕是未必。”

说着,嬴政抬手,“来人呐,把东西交给冯相。”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