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高仙芝为国尽忠,哥舒翰临危受命,郭子仪李光弼力挽狂澜(2 / 2)

“边大人,封某只求你最后一件事情。”

边令诚冷冷道:

“何事?”

封常清道:

“我怀中有一份奏章,乃是这段时间在中原和叛贼作战,得出的所有心得体会。”

“还请大人将这份奏章呈送陛下,封某也就死而无憾了。”

边令诚面无表情地听完,开口道:

“行刑,留个全尸即可。”

一把利剑从后方贯穿了封常清的胸膛,这位大唐名将的眼睛蓦然瞪大,随后双目中闪过一丝释然表情。

砰一声,封常清的尸体倒在地上,一份奏章随之从他袖中掉了出来。

边令诚拿起奏章,见上面写着《封常清谢死表闻》。

随意翻阅了一下,边令诚又哼了一声。

“死到临头,还在这里攀诬杨相公,指责陛下?”

“真是死有余辜!”

边令诚将奏章收起,对着身边部下道:

“走,去找高仙芝!”

画面一转,已经是潼关官署。

高仙芝刚刚结束了对军营的巡查,回到官署之中,就看到了边令诚。

“高大人,陛下有旨,随我到后院去接旨吧。”

高仙芝跟随边令诚来到后院,看到了封常清的尸体摆放在这里,不由脸色大变。

“边大人,这……”

边令诚一挥手,上百名部下涌上来,包围了高仙芝。

边令诚又拿出一份圣旨。

“高仙芝,年老畏战,和叛军私自勾结,贪污军饷粮秣,罪无可赦!”

高仙芝瞪圆了眼睛,怒声反驳。

“贼军势大,说老夫畏战,老夫也就认了。”

“这贪污粮秣,和叛军勾结,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边令诚怒视高仙芝。

“怎么,你是在质疑圣上?”

“来人,给我拿下!”

边令诚一声令下,高仙芝就被团团包围,直接按住。

就在此时,后院之中突然冲进了一大群士兵。

“尔等这是在做什么?”

“放开高大帅!”

高仙芝见状,不失时机大喊。

“诸位,他们都说老夫贪污粮秣,畏战怕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但老夫从洛阳和长安招募你们过来,从未少发给你们一分一毫的粮饷吧?”

“老夫每日在军营之中训练你们,最常说的话难道不是等到时机一来就反攻洛阳,灭了安禄山那贼子?”

士兵们齐声应是。

“高大帅说得对!”

“高大帅是好人!”

“高大帅是冤枉的!”

此刻后院之中涌进来的士兵人数过千,远超边令诚麾下人手,让他也不禁有些头皮发麻。

边令诚一咬牙,怒吼道:

“尔等是干什么,想要造反吗?”

“我乃监军,手持陛下圣旨,谁再聒噪一句,诛他三族!”

说着,边令诚将手中圣旨高高举起。

看到圣旨之后,大唐士兵们情不自禁地安静下来,后退几步。

边令诚见状,心中顿时大定。

这些士兵们虽然感激高仙芝,但终究还是忠于大唐,是听从陛下旨意的!

边令诚重新直起身子,看着高仙芝冷笑道:

“还有什么遗言,现在就说吧。”

高仙芝见状,心中黯然,没有再去看边令诚,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封常清的尸体,一声长叹。

“封二郎,当年是老夫将你提拔起来,后来又是你接替了老夫的节度使之位。”

“你我并肩作战数十年,为大唐诛灭无数敌人,不想今日却一起死于此地!”

“或许,这便是命中注定吧。”

说完,高仙芝缓缓闭上了眼睛。

边令诚见状,立刻喝道:

“动手!”

一道刀光闪过,屏幕顿时归于黑暗。

【在杨国忠指使边令诚的诬告之下,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位大唐名将,同日死于潼关之中。】

画面再度亮起,已经是叛军大营。

安禄山高居上首,怀中还搂着两名瑟瑟发抖的绝色女子。

在安禄山的下首,数十名叛军将领分两行而坐,怀中都有一到两名女子,供他们任意亵玩。

安禄山皱眉道:

“娘的,这高仙芝和封常清两只老乌龟,就死守在潼关不出来,这该怎么办?”

叛军将领闻言,面面相觑。

安庆绪迟疑片刻,松开手,道:

“父皇,要不咱们先撤回洛阳吧?”

在攻克洛阳之后,安禄山正式登基,建立“大燕”国,自称大燕皇帝。

这句话一说出来,立刻就得到了在场叛军众将的认同。

“是啊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据说太原那边,史思明战事不利,咱们撤回洛阳,万一有事也好及时回援范阳老家。”

“对啊,反正长安也打不进去,在潼关这里天天呆着也没什么意思。”

安禄山闻言,不由心烦意乱,忍不住一拍桌子。

“娘的,这李隆基明明都足够昏庸了,怎么朕还是灭不了他?”

就在此时,一名安禄山的臣子猛冲进来,满脸都是喜悦,上气不接下气的汇报了一个消息。

“陛下,刚刚得到的消息,高仙芝和封常清被李隆基杀了!”

“什么?”安禄山霍然起身,满脸都是不敢置信,“你说真的?”

在得到证实之后,安禄山忍不住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没想到李隆基居然愚蠢到了这种地步,自毁长城!”

安禄山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开口。

“高仙芝和封常清既然都死了,那咱们的希望就来了。”

“都别走了,就留在潼关这里,等待机会,一举杀入关中,灭了这个鸟大唐!”

众将齐声道:

“喏!”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看到这里,不由无语扶额。

“自毁长城啊,这李隆基,简直让朕想起了赵王迁!”

扶苏闻言,心中顿时一动。

赵王迁,乃是赵国的末代君王。

当时,秦始皇命王翦率大军进攻邯郸,意图一举灭亡赵国。

然而,赵国也有一个不世出的名将——李牧!

李牧率军阻拦秦军,多次交战之下,秦军依旧难以突破赵国的防御。

于是秦始皇便派遣间谍,以重金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郭开在赵王迁面前告发李牧有谋反之意。

赵王迁听信郭开的话,便派人杀死了李牧和副将司马尚。

没有了李牧之后,赵国再也无法阻挡秦军的进攻,很快秦军卷土重来,一举灭亡赵国。

扶苏想到这里,不由感慨道:

“高仙芝和封常清,简直就是李牧与司马尚。这李隆基和杨国忠,便是赵王迁和郭开啊!”

秦始皇微微点头,淡然道:

“正所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大唐连续出了李林甫和杨国忠这两个妖孽,若是就此败亡,朕也不会奇怪便是了。”

扶苏有些好奇道:

“那杨贵妃难道不算妖孽?”

秦始皇瞪了一眼扶苏。

“愚蠢!区区一个女子,能有个屁用,她有什么资格算得上妖孽?”

“国家大事,那是皇帝和宰相决定的,若是将责任推到女子身上,还算什么男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扶苏唯唯诺诺。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又咦了一声。

“啧啧,看来这杨国忠水平是真不行啊。”

“都这种时候了,竟然还不忘记搞内斗,他怕是疯了吧?”

“老萧啊,你和杨国忠是一个位置的,你来谈点心得体会?”

萧何头皮发麻,正色道:

“陛下可别说笑,若是臣因此落了个‘大汉杨国忠’的外号,那明天臣就只能告老回家了。”

官职没了都无所谓,这名声臭了,是万万不行的!

刘邦哈哈大笑,挥手道:

“行了,朕逗你玩的,赶紧说说,别以为朕不知道你心眼子多!”

萧何无奈,咱们这位陛下什么都好,就是说话总虚虚实实。

你永远也搞不清刘邦说的话究竟是发自内心,还是仅仅开句玩笑而已。

萧何定下心来,认真思考了一会,道:

“回陛下的话,臣觉得,杨国忠还是小看了安禄山。”

“之前他就说了,十天之内能平定安禄山。”

“如今他明知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能力,却依旧敢杀掉这两人,只能说明他心中笃定,就算杀掉了这两人,大唐之中还是一样有人能平定安禄山的叛乱。”

刘邦啧了一声,一脸的不信。

“高仙芝和封常清,单单是视频之中的战绩,朕感觉大汉之中也就韩信能稳压这两人了。”

“你说这李隆基之下的大唐,竟然还有别人能取代这两人,朕是万万不信的。”

就在此时,金幕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物。

这同样是一位杀意凛然的宿将,走路之时呼呼带风,犹如猛虎下山。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双眼睛。

紫瞳!

“臣哥舒翰,见过陛下!”

【哥舒翰,突厥突骑施人。曾在大唐名将王忠嗣麾下效力,王忠嗣被李林甫诬陷至死后,哥舒翰接替王忠嗣出任河西节度使。】

【曾在青海之战中大破吐蕃主力,为大唐拓地千里。】

有诗云: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胡马,不敢过临洮!

李隆基看着哥舒翰,不由想起了王忠嗣,表情便有些黯然。

杨国忠在一旁忙道:

“陛下,潼关那边还等着呢。”

李隆基这才回过神来,对着哥舒翰道:

“尔即刻前往潼关,执掌大军,准备反击洛阳城!”

哥舒翰闻言,赶忙应是,随后又道:

“陛下,臣听说贼兵势大,恐需要至少两个月的时间准备。”

李隆基闻言顿时大为不满。

“你什么意思,还要朕等两个月?”

哥舒翰闻言,心中一沉。

两个月都等不了?

哥舒翰想了想,道:

“那请陛下给臣一个月的时间,臣得熟悉军队,更换将领,才能如臂使指,为陛下击破叛贼。”

李隆基闻言,脸色这才好了不少,挥了挥手,道:

“快去!”

哥舒翰转身离开。

杨国忠也松了一口气,对李隆基道:

“陛下,哥舒翰这些年因病在家养疾,想来是不会有不臣之心的。”

“让他领兵,必然能击破安禄山叛贼,还大唐一个安宁了。”

李隆基冷冷地看了一眼杨国忠。

“国忠啊,尔这个宰相上任以来,剑南屡次失利,现在安禄山也反了,高仙芝也被尔杀了。”

“若是哥舒翰还不行,尔好自为之!”

说完,李隆基拂袖而去。

杨国忠呆立原地,汗水滚滚自额头落下。

【就在大唐与安禄山主力在潼关战场上对峙的时候,北方的另外一处战场,终于首次传来了让朝廷振奋的好消息。】

画面之中,一支大唐骑兵,自草原而来,滚滚向东。

在这支大军的最前方,一面“郭”字大旗迎风飘扬。

很快,大军抵达一处坚城之下。

城池之上,大唐的旗帜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燕”字大旗。

显然,这里已经被安禄山的叛军所占领。

一名斥候疾驰而来,向唐军的领兵大将汇报。

“郭大人,城中是安禄山心腹高秀岩,共计两万兵马。”

这名领兵大将,长相颇为儒雅,身材颀长,眼睛略小,却精光四射。

【大唐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权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郭子仪。】

郭子仪闻言,不由微微皱眉。

郭子仪的麾下,不过三万朔方骑兵。

若是拿来攻坚,根本就不够看的。

想了想,郭子仪道:

“李光弼人在何处?”

话音刚落,郭子仪忽有所感,猛然转头。

西南方向,一支大唐骑兵飞速而来。

很快,一名将军来到郭子仪面前,拱手行礼。

“末将李光弼,见过郭大人!”

【李光弼,契丹人。大唐魏郡太守、摄御史大夫、充任河东节度副使、权知河东节度事。】

郭子仪呵呵一笑,亲切扶起李光弼。

“李将军何必如此?你我如今乃是同僚,姓名相称便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李光弼连称不敢。

郭子仪正色道:

“当年老夫也是王忠嗣大人麾下之将,曾亲耳听王忠嗣大人所言:‘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

“若李将军如此客气,那郭某也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了。”

李光弼这才听从郭子仪之言。

两人一番商议,很快做出决定。

郭子仪率领主力部队,马不停蹄朝着东边杀去。

李光弼则领本部骑兵驻扎云中城外,做出监视之状。

两日后,城中叛军将领高秀岩按捺不住,主动出城,想要歼灭李光弼所部。

不想高秀岩全军才刚刚出城,一声炮响,郭子仪领伏兵四出,瞬间将叛军团团包围。

大唐朔方精骑纵横来去,箭雨不停落下。

更有重骑兵在前砍杀,轻骑兵随后突进。

高秀岩见状大惊,咬牙怒吼道:

“全力突击!”

此时此刻,唯有正面相抗,才有一线生机!

好不容易,高秀岩率军杀穿朔方骑兵阵,冲了出来。

他心中正自欢喜,突然表情一凝。

在叛军骑兵的正前方,一支顶盔掼甲的大唐步兵,正在安静等待。

银色的盔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耀眼光芒,让高秀岩一时间竟睁不开眼睛。

在这支银甲重步兵的最前方,一名身形魁梧如熊的大唐将军,缓缓举起手中大刀。

“前进!”

踏、踏、踏。

上千名银甲重步兵,同时向前。

叛军骑兵来势极快,只不过短短几秒钟,就已经冲到了陌刀兵之前。

“杀!”

雪亮的刀锋闪烁,从空中划出一道完美轨迹。

冲在最前方的叛军骑兵,竟被一刀连人带马,斩成四段!

“杀!”

陌刀兵收刀,举刀,再挥刀。

又是大股鲜血溅射。

从天空中看去,叛军骑兵就好像是一群小鸡子,源源不断地撞上陌刀兵这个利刃磨盘,然后被碾压成无数血肉碎块!

高秀岩魂飞魄散,发出一声绝望无比的惨叫。

“陌刀兵!!!”

……

短短一个时辰,高秀岩所部就被屠戮殆尽,就连高秀岩的人头,也挂到了云中城的城头。

郭子仪和李光弼两骑并立,看着城头依旧滴血的那颗高秀岩脑袋,突然异口同声:

“不能拖延,必须立刻东进!”

两人说完,不由对视,默契一笑。

画面又是一转,来到了另外一座城池之中。

【平原城。】

一名大唐官员头戴知府官帽,坐在大堂之上,看着面前的三颗被石灰精心腌制的人头,脸色极为凝重。

【大唐平原郡知府,颜真卿。】

一名来自安禄山麾下的使者用脚踩着这三颗人头,傲然对着颜真卿开口。

“尔等都看到了?这便是尔等大唐的东京留守,还有大唐的皇子王爷!”

“史思明大人让我来告诉尔等,若是平原郡不投降,尔等将来的脑袋,也要如同这三颗一般,传阅天下!”

在场的平原郡官员闻言,不由脸色惨白。

颜真卿眯起眼睛,死死地盯着面前的安禄山使者,突然拍案而起。

“好个贼子,竟然用三颗假人头来糊弄本官,真当本官没有见过这三位大人不成?”

“来人啊,把这叛贼给杀了!”

颜真卿一声令下,一群郡兵蜂拥而入,瞬间将叛军使者杀死,砍下脑袋。

颜真卿冷笑一声,指着使者脑袋道:

“把它送回去给史思明,告诉那个混账东西,纵然河北泰半沦陷,平原郡依然忠于大唐!”

等众人离去之后,颜真卿再看向刚刚使者送来的三颗人头,脸上的悲伤神情终于无法抑制,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三位大人为国而死,颜真卿,恨不能以身代之!”

【颜真卿诛杀安禄山使者后,又派人暗中和其他表面臣服安禄山的郡守联系。】

【当李光弼率军东出井陉时,颜真卿的兄长,大唐常山太守颜杳卿发动突袭,一举击杀史思明麾下大将李钦凑,清除了常山郡之中所有叛军势力。】

【受此鼓舞,原本归降安禄山的河北地十七郡同一日宣告天下,重返大唐!】

【河北局势,至此大举反转。】

【安禄山的老家,在短短不到三个月之内,已经开始摇摇欲坠。】

【负责镇守河北地的安禄山亲信史思明,不得不派出八百里加急前往潼关,请求安禄山的支援!】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看到这里,顿时松了一口气,擦了擦汗。

“还好还好,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死,总算是没有影响大局。”

顿了一顿,李渊有些不太自信地看向李世民。

“朕说的,没错吧?”

李世民表情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闻言一声苦笑。

“父皇,儿臣反而觉得,河北地的胜利,恐怕不是一件好事,而是大大的坏事啊!”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