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长安失守,秦始皇怒喷李世民(2 / 2)

大殿之中的大唐君臣,表情也是极为难看。

裴寂忍不住道:

“上了盘点,失败自是必然。”

“可这般失败,简直……唉!”

群臣闻言,皆有同感。

安禄山叛乱,是朝廷失察,情有可原。

洛阳丢了,是反应不及,也能理解。

但潼关这一战,明明守住就能赢。

却偏偏要出去送!

这种大优势局面下硬要送人头的操作,是最容易让观众心态爆炸的输法。

此刻,大殿之中的大唐开国君臣,心态全部炸穿!

贞观世界之中,皇帝李世民坐在皇位上,脸色铁青。

“娘的,朕这个曾孙,怎么蠢如猪猡一般!”

“李治,你小子怎么教的孙子!”

面对着李世民的怒吼,李治身子忍不住一缩。

“父、父皇,儿臣这辈子应该是没有李隆基这个孙子了。”

看着战战兢兢的李治,李世民闻言不由一滞。

李治还真没说错。

这个世界线上的武媚娘都被李世民赐死了。

没了武媚娘,自然就没有李旦,更不可能有李隆基!

李世民沉吟片刻,对李治招了招手。

“你过来。”

李治心惊胆战地走了过来,然后被李世民一脚踹飞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看着从柱子上缓缓滑落的李治。

“虽然知道没有李隆基,但朕还是很不爽!”

李世民,号称古今第一统兵皇帝。

领兵作战,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华夏五千年巅峰人物。

如今,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后代这种“微操”。

这简直就是围棋九段国手,看一个刚刚学会下棋的臭棋篓子输棋。

偏偏这臭棋篓子还是李世民的后代。

偏偏这臭棋篓子输掉的还是大唐的江山!

一群大臣见状慌了,冲上来,七手八脚地抬起李治。

“晋王,你没事吧?”

李治鼻血长流,虚弱地摇头。

“没、没事。”

群臣这才放心,纷纷劝说李世民。

“陛下,算了算了。”

“反正武媚娘都死了,陛下和一个注定不会出生的李隆基较劲干嘛?”

就连平时最喜欢喷李世民的魏征,也破天荒地劝了几句。

李世民哼了一声,总算是消气不少。

再抬眼看到金幕,李世民又有些心烦意乱。

“唉,朕现在算是知道,之前那些朝代的先祖,看到后辈这些败家子的感觉了。”

李世民说着,表情严肃起来。

“诸位,咱们得想个办法,解决一下府兵制度的隐患!”

安禄山为什么敢造反?

因为他是三镇节度使。

为啥会有节度使的出现?

因为府兵制崩溃了,大唐不得不招募边军。

边军总得有人统领吧?节度使由此而生。

故而,解决了府兵制度的崩坏,就能解决节度使的出现,就能避免安禄山叛乱的诞生。

不然,纵然大唐能弄死一个安禄山,谁知道将来会不会还有什么王禄山,李禄山?

群臣闻言,也陷入沉思之中。

大明世界,朱元璋哼了一声。

“府兵,这种制度本就是不可持续的。”

“靠军功分田,天下的田地就那么多。”

“人口一多,田地必然会被分完。”

“怎么可能不崩盘?”

朱棣赶忙插了一句。

“这还没算上门阀豪强对土地的巧取豪夺呢。”

朱元璋缓缓点头。

“是啊,所以朕的卫所,才把分的田地设立在边疆!”

大唐的折冲府,大部分都设立于关中。

采取的是“强干弱枝”,以关中镇天下的制度。

关中田地一旦不够分,府兵制度直接崩溃。

朱元璋吸取教训,直接在边疆设立卫所,在边疆给卫所兵分地。

他的本意是,将来卫所的边疆地不够分了,就继续扩张!

只要不断朝着异族扩张,从异族手中拿地,就不需要担心不够分的问题了。

朱棣表情怪异,道:

“父皇,这草原也种不了地啊。”

朱元璋一脸的无所谓。

“是啊,种不了地,但能养马啊。”

“谁规定府兵一定要分地?分草场也是可以的。”

“至于粮食,大明不是有盐引么?”

朱棣震惊了。

“父皇,您这个构想,确实天才!”

所谓盐引,就是大明给商贾发放凭证,让他们运粮去边疆。

只要运送足够数额的粮食到边疆卫所,朝廷就会给这些商人发放盐引。

商人们有了盐引,就能去官府盐田取盐,拿去卖掉。

运粮当然是亏本的,但盐巴可是国家专营。

人不吃盐巴,是一定会死的。

故而,卖盐就是暴利!

有了盐引利润在,足以支撑边疆的粮草运输。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

“制度当然是好的,但不也被大明这些不肖子孙玩坏了?”

“你没看到之前朱祁镇那一带的卫所军官,有了粮食还不满足,都开始对瓦剌鞑靼走私了!”

朱棣闻言,顿时有些心虚,一声干笑。

“咳咳,那父皇,咱们要不想个办法,杜绝此事?”

朱元璋嗯了一声,对朱棣道:

“那就是你和高炽的任务了。”

“啊?”朱棣傻眼,“父皇,您雄才大略,不指点一下儿臣?”

朱元璋双手一摊。

“朕可没什么好办法。反正朕是管住了,你们管不住是你们的问题。”

朱棣:“……”

虽然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父皇您这么一说,怎么总给人一种甩锅的感觉呢?

朱棣无奈,只能转头看向金幕。

连父皇都没有办法,或许,这金幕能给出答案?

金幕之中,画面已经切换到了长安皇宫。

“什么,哥舒翰全军覆没,潼关已经失守?”

听到这个消息,大殿之中鸦雀无声,一片死寂。

潼关失守,意味着叛军兵锋能直入关中平原。

没有了潼关天险,二十万叛军精锐杀进来,拿什么挡?

李隆基身体颤抖不已,开口道:

“诸位卿家,事到如今,如何是好?”

没有人回答。

大家不是不想回答,是压根无法回答!

太子李亨深吸一口气,咬牙正准备开口,却被杨国忠抢先一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陛下勿忧,长安城高墙坚,又有百万民众。”

“只要发动百姓,军民一心,定能抵挡叛军!”

李隆基闻言,默然不语。

长安?

要朕在长安冒着性命风险,去抵挡叛军?

这怎么行!

【李隆基举棋不定,在是否留守长安这个想法中犹豫了很久。】

【最终,在叛军抵达长安之前,李隆基决定逃跑!】

画面之中,举着“燕”字大旗的叛军,自东边席卷而来。

长安西门处,一支由数千羽林军组成的车队,则急急忙忙地离开。

车驾之中,能看到李隆基、杨贵妃、太子李亨。

当然,还有大唐宰相杨国忠!

车队刚刚离去不久,一群文武百官才得知消息,追到城门处。

但此刻,他们能看到的,已经只是李隆基等人留下的烟尘了。

群臣面面相觑。

有人道:

“陛下都走了,这长安……还能守吗?”

【长安群臣得知李隆基逃跑消息之后,纷纷出逃。】

【叛军几乎没有碰到什么抵抗,就顺利地占领了长安。】

画面之中,繁华富庶的长安城,处处燃起了火焰。

叛军在城中肆意劫掠杀人。

许多大唐官员被举家屠戮。

更有无数女子被叛军当街拖走,凄厉的哭喊声响彻耳膜。

犹如人间地狱!

【在李隆基和杨国忠这对君臣的昏招迭出之下,原本已经露出败亡之象的安禄山,意外收获了长安。】

【战争的局势,从大唐朝廷的极度有利,转而变成了安禄山大占上风。】

【这场叛乱,终于来到了最高潮!】

贞观世界之中,大唐君臣同样也是一片寂静。

李世民看了一眼还躺在地上的李治。

等等,这小子为什么还躺在地上?

“来人啊,把晋王拖出去治伤!”

李治好像一条死狗般被拖走。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心中诸多念头翻滚。

原本他心中是倾向于李治的。

但现在,又有些不确定了。

或许,就用李承乾也挺好?

李承乾虽说能力差点,但为人还是比较沉稳的。

想来李承乾的后代,不至于捅出这么大的篓子。

便在此时,长孙无忌开口了。

“陛下,看来之前大唐对番将的态度,还是要有所调整才行。”

长孙无忌的话,立刻就得到了群臣的赞同。

“陛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这安禄山一个番人,狼子野心,觊觎中原神器,绝对不能再给其他番人这种机会了。”

李世民闻言,心乱如麻。

天可汗的奥义,就在于给这些异族一个在大唐分享权力的出路。

要是就此斩断这条道路,那些异族们怎么可能愿意给大唐继续效力?

可不按群臣所言,将来真的出了一个李禄山,又该怎么办?

李世民头疼不已,良久才道:

“且容朕再想想,再想想!”

大秦世界之中,扶苏也想到了这一点,忍不住提问。

“父皇,咱们大秦将来要是开疆拓土,该怎么处理这些异族呢?”

秦始皇呵了一声,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扶苏。

“你小子,莫不是瞎了?”

“啊?”扶苏一时间没回过神来。

秦始皇重重哼了一声,淡淡道:

“朕问你,朕统一六国之后,做了什么?”

扶苏不假思索地开口。

“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

秦始皇点头道:

“这就是朕给出来的征服异族答案了。”

扶苏呃了一声,道:

“六国不都是华夏么?”

秦始皇这下忍不了,干脆翻了一个白眼。

“七大战国,文字不同,语言不同,度量单位不同,就连马车的轨距也不同!”

“没错,都是华夏啊。但一个楚国人看不懂燕国的文字,一个齐国商人到大秦地界做生意会因为度量单位的不同而亏个底掉。”

“大家都是同族,其实却和异族无异!”

扶苏闻言,呆滞住了。

秦始皇冷笑道:

“若是朕不统一文字、度量单位,像这李世民一般去做什么狗屁‘天可汗’。”

“哦不,应该是去取代周王成为新的‘天子’,那等将来大秦弱了之后,各国还不是自然独立?”

“你要明白,所谓的同族,是指一个辽东人去到岭南,他依旧能靠着语言和文字,毫无阻碍地跟当地人交流。”

“在他目之所及的一切东西,都和他的家乡是同样的单位,同样的制度。”

“这才能叫做同族!”

秦始皇说着,指了指金幕。

“李世民的想法是很好的,草原行胡法,中原行汉法。”

“但他做的最错误之事,便是没有趁着大唐还掌控草原的时候,强行在草原之中推广汉家制度!”

“大唐控制了草原几十年的时间啊,若是真能下力气去推广,至少能培养出两代写汉字、说汉话、以身为汉人为荣的草原贵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有了这些人的支持,大唐更进一步地同化草原,世世代代地占据草原,就不是空中楼阁!”

“可这臭小子和他的儿子李治做了什么?”

“他们什么也没做!”

“就抱着一个狗屁天可汗的名号,沉浸在这虚名之中。”

“既非同族,那草原降而复叛又有什么奇怪?”

扶苏突然回过神来,道:

“父皇,这安禄山带着好像也不是草原兵吧。”

秦始皇冷笑道:

“安禄山是突厥突骑施人,所谓的昭武九姓出身,如何不是草原人了?”

“试想,假如李世民和李治对草原贵族进行汉化,那有没有可能,这个大胖子安禄山会变成一个满口之乎者也的大儒?”

“那样的安禄山,心中可能全是忠于华夏帝王的思想,恨不能在碰到异族时以身殉国!”

扶苏张大了嘴巴,心中一片混乱。

大儒安禄山?

这……

扶苏有点没办法想象那种场景。

秦始皇喝了一口水,语气也变得平稳不少。

“朕早就知道,灭六国易,收六国人心难。”

“朕也早就知道,只要朕一死,六国余孽必然反叛。”

“但大秦只要撑过去,杀掉这批老余孽,过了四五十年,从辽东到岭南,就全是真正的老秦人了。”

“朕是真没想到,胡亥那个蠢货,竟然连六国余孽最后的垂死反击都撑不过去。”

说着,秦始皇露出了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扶苏心中突然一动,道:

“父皇之前不杀项羽,莫非也是这个原因?”

秦始皇嗯了一声,脸上露出赞许表情。

“你的脑子总算还没有完全坏掉。”

“占领一个国家容易,改造一个国家的人心却很难。”

“六国之中最年轻的赵韩魏都存在了两百多年,更何况是楚国这种八百年老诸侯国。”

“或许,项羽就是一个能更快让大秦获得楚地人心的机会。”

扶苏思索片刻,道:

“万一项羽不行呢?”

秦始皇呵呵笑道:

“不行就不行,也无所谓。”

“反正只要过个两三代人,这些从小学习大秦文字,说大秦语言的楚地后裔,大部分都会融入大秦之中的。”

“时间和习惯,终究会改变一切!”

扶苏听着,身体突然有些颤栗。

那些曾经拼命抵抗大秦雄师的楚国大臣、士兵后代,竟然会在几十年后摇身一变,成为忠心耿耿的老秦人?

这一刻,扶苏第一次无比深刻地了解到,自家父皇“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意义!

秦始皇长出一口气,目光看向金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嘲讽表情。

“千古四帝?”

“哼,在朕心里,这泱泱华夏,纵然万年之后,也没有任何一名帝王配和朕相提并论!”

金幕之中,李隆基的逃难车队,正急急忙忙地向西而行。

他们的目标,是巴蜀!

正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对于年老的李隆基而言,拥有坚固山川地理的巴蜀,此刻才能给予他一点点的安全感。

天公不作美,在逃难路上,大雨瓢泼而下。

雨水噼里啪啦地打在驿站的房顶,带来了震耳欲聋的响声,让每一个人都心烦意乱。

驿站外面,还挂着一块牌子。

【马嵬坡】。

太子李亨跪在李隆基的面前,痛陈利弊。

“父皇,巴蜀并非争霸天下之地,而是一块死地啊!”

“自古以来,从未有自巴蜀起兵而夺天下者。”

“更何况,两次征讨南诏,剑南军损兵折将,根本无力和叛军作战。”

“还请父皇移驾河西陇右,那里还有一半大唐西军精锐,足可帮助大唐重夺长安!”

这位一直以来被李隆基压制了几十年的太子,在面临国难的情况下,也终于是忍无可忍了。

李隆基表情默然,坐着一言不发。

杨国忠听着李亨的话,心中却有些慌了。

李亨说的确实没错,巴蜀是死地,剑南节度使的兵马也早废了。

但剑南节度使的官职,如今正被杨国忠兼任!

陇右、河西的节度使,那是太子李亨一党,和杨国忠可尿不到一个壶里。

如今这种情况,杨国忠一旦去了陇右河西,基本上是保不住性命的。

只有去剑南这个杨国忠的老巢,他才能活命,才能在将来大唐打回长安之后,有希望继续执掌朝政!

是以,杨国忠立刻开口反对。

“太子殿下,陛下才是大唐的九五至尊,你可不要在这里越俎代庖!”

“巴蜀对陛下来说才是最安全的,去了陇右河西,一旦吐蕃回纥出兵夹击,陛下的安危如何保证?”

杨国忠的一番话,果然让李隆基心中一动。

对,只有去巴蜀才是最安全的!

李隆基开口了。

“不必再说了,亨儿。”

“就去巴蜀吧。”

李亨满脸失望地离开。

画面一转,李亨坐在另外一间房子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面前是他的两个儿子,大唐广平王和建宁王。

李亨缓缓开口。

“父皇若去了巴蜀,大唐必然灭亡。”

“孩儿们,这是大唐最后的机会了。”

“尔等,都做好准备了?”

广平王和建宁王对视一眼,齐声开口。

“事在人为!”

【在面对如此危机之下,皇太子李亨,终于爆发出了隐忍二十年的怒火。】

画面一转,上千名禁军包围了李隆基所在的驿站正房,大声鼓噪。

“请陛下杀奸臣杨国忠,以谢天下!”

“请陛下杀祸水杨玉环,以谢天下!”

李隆基听着外面禁军们的喊话,被吓得魂不附体,使劲推搡着杨国忠。

“国忠,快,出去安抚一下他们!”

杨国忠面如土色,颤声道:

“陛下,他们要杀臣啊,臣不能……”

话还没说完,砰的一声,外面院子的大门被撞开了。

禁军们涌了进来,怒吼道:

“杨国忠何在!”

杨国忠魂飞魄散,拔腿就逃。

然而这小小马嵬驿,他又能逃到哪去?

才刚刚跑到西门处,杨国忠就被身后诸多禁军将士追上。

“杀了这个奸贼!”

禁军士兵们怒吼着,乱刀齐下。

短短一分钟,杨国忠就变成了一滩肉泥。

杨国忠的儿子杨暄,以及其妹妹韩国夫人等亲属,也被禁军士兵找到,全部杀死。

杀完之后,众人找不到目标,一时间有些茫然。

接下来该怎么办?

总不能连皇帝一起杀了吧?

不知道谁在乱军之中喊了一句。

“皇帝昏庸,让太子殿下主持公道!”

瞬间,所有禁军士兵们立刻集中起精神,大声高喊。

“对,让太子殿下出来主持公道!”

李亨终于带着广平王和建宁王出现了。

他骑在马上,高声对着众人道:

“各位,国贼杨国忠已死,尔等都是大唐的功臣!”

听到这句话之后,禁军士兵们顿时心中一定。

刚刚杀杨国忠,固然是爽了。

但这件事情可没有得到圣旨,属于擅杀大唐宰相!

如今李亨这么说,表明了不再追究。

众人立刻齐声高呼。

“太子殿下英明!”

李亨满意点头,道:

“诸位随本宫来,我们去觐见父皇,定能给诸位一个公道!”

禁军士兵们乱哄哄地,跟随着李亨一起,包围了李隆基所在之处。

此刻,另外一支禁军正在大门处死守,双方对峙,剑拔弩张。

李亨看着对面这支禁军的首领将军,沉声道:

“陈玄礼,本宫要见父皇,你让开!”

陈玄礼表情平静地看着李亨,开口道:

“太子殿下是要杀杨贵妃?”

李亨愣了一下。

杀杨贵妃?

开什么玩笑。

事情都到了这种地步,别说是杨贵妃了,就是皇帝李隆基本人,也得死!

这场兵变本来就是李亨在暗中策划的,不需要费什么劲就能查明。

李隆基若是不死,将来一定会对李亨秋后算账!

所以,李亨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趁乱将李隆基也杀了。

反正是军队哗变谋害父皇,将来谁也怪不到李亨的头上!

但眼下陈玄礼手中依然还有上千禁军,让李亨有些举棋不定。

马嵬坡共计三千人,李亨手里此刻有两千人,是陈玄礼的两倍。

可一旦交战起来,李亨毕竟没有打仗经验。

他没办法确定,自己手下这两千禁军,究竟是不是大将陈玄礼麾下那一千人的对手!

李亨念头急转,沉声开口道:

“没错,杨国忠既然都已经死了,还留着杨贵妃作甚?”

“杨贵妃不死,三军将士难以心安!”

李亨身后众多禁军闻言,立刻鼓噪起来。

“杀!”

“杀了杨玉环!”

声音惊天动地,传遍整座马嵬坡。

房间之中,李隆基听到后大惊失色。

“完了,朕今日死于此地也!”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